2025年9月12日至14日,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神经外科装备创新发展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脑出血手术新技术、新理念以及智慧远程系统如何赋能基层医院脑出血诊疗”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学术界、临床一线及产业界的多方专家与代表,共同探讨医疗装备的前沿成果与未来趋势,推动医研产学用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医疗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
拓蓝精创专题报告:七年磨一剑的创新与突破
在本次大会上,成都拓蓝精创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谭平川先生带来了《国产颅内压监测设备的创新与应用》专题报告。他回顾道,公司自立项之初,就瞄准颅内压监测国产化的“无人区”,历时七年才取得国内首张真正意义上的颅内压监测注册证。期间,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从动物实验到临床试验一路摸索,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权威团队的支持下,完成了系统验证。他感慨道,“从2016年立项到2023年取得注册证,历经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1
对标国际,突破技术瓶颈
颅内压监测是神经外科临床诊疗的核心环节,对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等危重症患者的早期干预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在该领域依赖进口产品。拓蓝精创自2016年立项以来,聚焦MEMS压力传感器这一技术难点,成功突破温度漂移、时间漂移和芯片封装等关键瓶颈。2023年,公司获得全国首个国产颅内压微型传感器注册证,实现了国产替代的重大突破。
2
精准、安全与多功能
拓蓝精创颅内压监护仪具备实时波形、趋势波形显示及数据分析功能,可连续记录14天平均压力值,储存7名患者数据并支持导出。设备采用7寸触摸屏和中文界面,操作简便,便于临床使用。其配套的颅内压传感器直径仅1.2毫米,探条柔软可弯曲,并具备零点记忆功能,能够在不同主机间通用。传感器不仅能直接测量颅内压力,还可同步监测颅内温度,并提供引流功能。大孔径设计显著降低堵管风险,配合外置引导丝和加固保护鞘,兼顾精准性与安全性。
3
临床验证与广阔前景
产品已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完成临床验证,其数据与进口产品对比高度一致,表明其在准确性与稳定性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指出,该设备不仅为临床决策提供关键依据,还在提升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拓蓝精创目前已获得3张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积累了30余项相关专利,覆盖传感器封装结构、生产工装及血氧监测等方向。今年8月25日,公司又获批带引流的颅内压传感器注册证,在临床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上更进一步。谭平川透露,未来公司将继续研发二代颅内压主机、便携式设备、无线传输监测及带涂层的传感器,同时拓展至氧分压等多参数监测,以期为神经重症诊疗提供更智能化、全面化的解决方案。
结语
正如现场参会专家所说,拓蓝精创是国内颅内压监测领域“零的突破”的开拓者。国产颅内压监测设备的成功推出,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自主、安全、可靠的选择。
招商联系:18161227872
![]()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