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发布 | 302阅读

AiBLE™ 技术洞察(下):华西医院鞠延教授:从DTI到CSD - 小儿神外精准手术的跃迁

鞠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达人收藏


神经外科手术因其复杂性与高风险性,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点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影像学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入,神经外科手术的精准化与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AiBLE数智神外解决方案作为这一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通过整合多种先进技术,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了更为全面、精准的技术支持,尤其在复杂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为此,脑医汇-神外资讯聚焦于AiBLE数智神外解决方案在临床一线的实践与探索,邀请多位神经外科领域顶尖专家,深入探讨该方案在导航、动力系统、电生理监测、术中影像以及约束球面反卷积算法(CSD)等多模态技术支持下的一体化神经外科手术应用。


本期为大家呈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鞠延教授关于AiBLE数智神外解决方案的学术见解,欢迎各位同道阅读分享!






07

脑医汇-神外资讯:另外,我们想请教您,在儿童肿瘤患者的常规手术中,是否计划将CSD技术纳入应用?您认为其在该类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如何?


鞠延教授:

这实际上不是“是否采用”的问题,而应视作常规操作。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影像重建方式也在持续更新。十年后,我们可能不再使用十年前的方法,而是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只要保持开放思维,就能自然接纳这种更新过程。


在传导束重建中,我们只是用新的方法来验证和呈现,这应成为常规实践,而不应被视为问题本身。



08

脑医汇-神外资讯:另外想请您分享一下,您在手术中提到会综合运用导航、电生理等技术进行判断和定位。在儿童神经外科手术中,您认为导航技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鞠延教授:

电磁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涉及重要功能区、狭窄脑室和特殊颅底部位的手术中,对关键结构的判断和定位不可替代。对于颅骨较薄的低龄儿童,使用金属固定头钉可能存在顾虑和风险,此时电磁导航的优势尤为明显。其支持术中灵活调整头位,无需移除导航设备即可提供实时定位支持,显著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和精准性。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导航已成为常规流程的一部分。对于需要术中精确定位的手术,我们会提前准备电磁导航装置,以便随时获取定位信息,辅助手术操作,既提高效率,也降低风险。


在儿童患者中,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通常避免使用头钉固定,以彻底规避潜在损伤风险。在此情况下,电磁导航成为最佳选择,既满足术中定位需求,又避免了头钉固定带来的风险。



09

脑医汇-神外资讯:另外想请您分享一下,您对未来是否将CSD技术更多地应用于儿童手术中的考虑。同时,您如何看待当前智能化发展背景下,一体化手术解决方案对小儿神经外科发展的价值?


鞠延教授:

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医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医师应积极接纳并深入分析新技术,在实践中应用并总结经验。任何技术都非万能,无法永久保持领先,必然在持续改进和迭代中发展。作为医生,我们应保持开放思维,积极接纳新兴技术,在临床中既要充分认可其优势,也要清醒认识到其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算法,对纤维束的呈现均为间接显示,可能存在算法偏差或个体差异。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新技术的优势,也要总结潜在隐患,并通过其他手段予以弥补。同时,应持续改进技术,优化医疗流程,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医学发展,提升医疗质量。



10

脑医汇-神外资讯:另外,鉴于您是国内较早试用此类技术的专家,能否请您分享一个具体的临床应用案例,以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鞠延教授:

在临床实践中,以脑干肿瘤为代表的复杂疾病属于我们的常规诊疗范畴。平均每周约接诊0.5至1例此类病例,而在高发时段,单周病例数可达3至4例。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常规应用CSD技术进行传导束重建,以辅助明确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术前规划完成后,手术实施过程中结合实时电生理监测,动态验证手术方案的准确性。若监测过程中出现预警信号,我们将立即复核术前影像重建,排查可能存在的偏差。术后通过影像学重建,结合术前及术中数据对比,深入分析患者症状的改善或变化,确认是否因手术操作对特定传导束造成影响。


这一贯穿术前规划、术中验证及术后评估的全流程多维度验证机制,不仅从正反两方面验证了手术方案的合理性,更为我们提供了两次关键的认知提升机会:一是术前规划与术中实时验证的对照,二是术后临床结果与术前预判的比对。该流程对于优化手术策略、提升手术精准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持续秉持此工作模式,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治疗效果。



专家简介


鞠延 教授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神经外科副主任,小儿神经外科专业组长

● 中华医学会神外分会小儿神外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神经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脑胶质瘤学会小儿学组委员,四川省肿瘤学会神经肿瘤学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脊髓脊柱学组委员

● 擅长复杂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年专业手术逾500例次。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SCI论文32篇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