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ICAS病变合并远端血栓形成,由于近端狭窄可能导致远端血栓不易取出,传统的支架取栓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球囊成型可能导致远端血栓异位,使手术陷入困境,且术中容易出现操作性相关的并发症。对于此类病例采用BASIS技术,解决近端狭窄的同时,又能防止远端血栓的逃逸,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通过一体化的操作减少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快速恢复血管通畅,提高患者的预后。
本期术说卒中由惠安县医院郑丁还主任和邓成信主任带来BASIS技术治疗右侧椎动脉闭塞引起的后循环梗死静脉溶栓桥接NeurHawk颅内取栓治疗。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内容)
01
01
患者男性,63岁。
主诉:左侧肢体无力伴头晕、呕吐3小时。
现病史:入院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瘫倒在地上,伴头晕、呕吐,为胃内容物,家属发现时无法站起,伴言语含糊。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史,长期服用降压、降糖药物。
入院查体情况:
体温36.6℃,脉搏8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77/86mmHg。
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5级,左侧巴氏征阳性。NIHSS评分10分,mRS评分5分。
02
头颅CT基底动脉致密征可能,右侧椎动脉钙化。
头颈CTA:右V未见,左V3狭窄。
MIP图提示右侧椎V1及V4可见残端。
MRI-DWI:
血常规+CRP:白细胞计数16.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0%,淋巴细胞百分比31.8%,血红蛋白186.0g/L,红细胞计数6.12(*10^12/L),血小板计数214(*10^9/L)。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34.93pg/ml。
D-二聚体:0.089mg/l。
葡萄糖:19.00mmol/L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情况:
1、右侧脑干梗死(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2、高血压3级(极高危)
3、2型糖尿病
治疗策略:
溶栓or取栓:
1、急性起病、发病时间3小时,有静脉溶栓指征,予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2、基底动脉致密征,一侧椎动脉不显影,一侧椎动脉重度狭窄。虽完善磁共振检查提示穿支动脉病变引起脑梗死可能,但是NIHSS评分高合并大血管问题,有进展加重风险!
3、现实:a.无CTP检查支撑;b.CTP检查对后循环提供的不匹配效果有限。有积极造影检查并进一步血管内治疗桥接治疗意愿。
指南支撑:
1、发病距最后被发现正常12小时内的急性BAO患者,如果符合BAOCHE或ATTENTION试验标准(NIHSS评分≥6;PC-ASPECTS≥6,CTA合并BAO,年龄18-89岁)建议取栓(I类,B-R级);
2、距最后被发现正常12-24小时内的急性BAO患者,NIHSS评分≥6,或PC-ASPECTS≥6,可以取栓(IIa类,B-R级);
3、距最后被发现正常超24小时的急性BAO患者,且NIHSS评分≥6或PC-ASPECTS评分≥6,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取栓(IIb类,C-EO级);对于年龄<18岁或>89岁的急性BAO的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取栓(IIb类,C-EO级)。
麻醉:后循环梗死,容易影响呼吸,准备全麻。
入路:经右侧股动脉,行右椎开通。右桡入路左侧椎造影提供真腔路径。
术中涉及器械
6F 90cm 长鞘
6F 125cm X-track颅内远端导管
0.021inch 153cm 微导管
0.014inch 215cm 微导丝
4.0mm*25mm 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
2.0mm*15mm Diveer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备颅内球扩支架
03
1
造影,右侧椎动脉起始段迂曲较左椎动脉细小、V1段中远段以远不显影,左椎动脉优势,可见右椎动脉V4远端残端逆流显影,考虑V4段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并原位血栓引起急性闭塞可能。
2
4.0mm*25mm 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到位后造影:近端狭窄,远端有血栓形成。
3
传统支架导丝无法兼容颅内球囊的跟进,注意选择合适器械。盲除微导管后送入2.0mm*15mm Diveer颅内球囊扩张导管,予亚满意扩张。跟进6F 125cm X-track颅内远端导管至狭窄处,去除球囊。进行SWIM取栓1次。
4
取栓后造影提示右椎通畅,V4重度狭窄。予替罗非班静脉(0.4ug/h泵),20分钟、30分钟后造影。
5
45分钟后再行造影提示右侧椎动脉进一步狭窄。
6
远端支架保护下,再次行球囊扩张1次。30分钟后再次造影提示右椎无再进一步狭窄,结束手术。
7
术中取出的血栓。
8
术后DI、D2影像学复查提示右侧延髓造影剂渗出,次日吸收。
9
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
术后替罗非班持续泵入48小时,后桥接拜阿司匹林0.1qd、波立维75mgqd双抗处理,同时予胰岛素控制血糖。
术后次日查体:神志清楚,左侧鼻唇沟鼻唇沟浅,言语清晰,左侧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肢体肌力3级,左侧肢体感觉减退,病理征未引出,吞咽正常。NIHSS评分5分。
术后7天查体:左侧面瘫,左侧上肢5级,下肢4级;NIHSS评分2分(肢体2、面瘫1)。
治疗体会
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血管评估的重要性,轻型卒中可能合并大血管病变,小病灶也可能合并大血管病变可能,积极完善绿道检查有助于对疾病可能发展做出积极预判。
BASIS技术可以在取栓支架保护下进行球囊扩张术,也可以释放球扩支架,减少器械交换,降低操作风险。
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粥样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合理使用桡动脉造影做远端路径,避免误入血管内膜下引起夹层。
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全程显影,可观察支架在病变处打开情况,判断有无合并血管原位狭窄以及血栓嵌合度等,为术中诊断提供信息。
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可配合Diveer颅内球囊扩张导管,进行BASIS技术。可简化ICAS性闭塞的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术者简介
郑丁还
惠安县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脑血管病防治分会理事
泉州市康复医学神经康复医学分会理事
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
邓成信
惠安县医院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
主攻方向: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癫痫、帕金森、TIA等疾病诊治
-END-
点击左侧二维码
进入微创神通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