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展播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55岁。
主诉: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6小时余”急诊入院。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吸烟、喝酒史。
专科查体:清醒,混合性失语,查体欠合作,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右侧完全凝视,无眼震,双侧面纹对称。左肢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2级,余欠合作。入院NIHSS评分15分,ASPECT评分8分。
术前影像
急诊头颅CT:未见颅内出血,左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头CTA: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疑似闭塞。
急诊心电图
术前讨论
➢术前分析
发病6小时,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疑似闭塞,NIHSS评分15分,ASPECT评分8分。患者发病时于外院予TNK静脉溶栓,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未改善,同时病房心电图提示不纯性心房扑动,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后,迅速进入急诊取栓绿色通道,行全脑造影及机械取栓术。
➢术前诊断
①急性脑梗死(左侧大脑半球,心源性栓塞型)
②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
③心房扑动
手术器械
通桥蛟龙®取栓支架 4.0*30mm
4F 多功能造影导管
8F 短鞘/长鞘
再灌注导管
手术过程
脑血管造影
静脉麻+局麻,右股动脉置8F短鞘,4F多功能造影导管辅助将8F长鞘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1近端。
在微导丝及微导管引导下,将再灌注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5段处,微导丝配合微导管顺利通过颈内动脉及M2闭塞段,进入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微导管造影证实远端通畅。
选用通桥蛟龙®取栓支架 4.0*30mm,缓慢释放,回撤微导管,释放支架,造影见血流再通。
等待5分钟,随后将再灌注导管越过大脑前动脉防止血栓逃逸,利用SWIM技术在再灌注导管、长鞘双重负压抽吸,抽拉结合,取出血栓,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血流通畅,mTICI分级3级。等待15分钟,复查造影如前,结束手术。
术后恢复
术后即刻复查脑双能CT扫描示:左侧顶叶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病变VNC图未见高密度;IOM图上病变较高碘浓度为1.2mg/ml,对比SSS百分比值为51.6%,考虑为造影剂渗漏。
术后24小时,再次复查颅脑CT证实无新发脑出血,加用口服阿司匹林及波立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小时后停用替罗非班。
患者目前意识神清,言语欠清,无凝视,左肢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0级。
病例小结
再灌注导管属于大腔抽吸导管,抽吸能力强,通过塑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可以轻松地快速通过颈内动脉远端和大脑中动脉M1段。另外,再灌注导管可以多次进行抽吸且不发生导管变性塌陷。
通桥蛟龙®取栓支架可以应用于直径1.5mm-5.5mm血管,对于大脑中动脉M2段或者更远的血管取栓(MeVO取栓)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且独特的设计,对血栓捕捉力强,提高一次再通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支架回撤中血栓脱落的概率。
术者简介
钟望涛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日本爱媛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会任职:中国卒中学会首届青年理事,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院协会神经内科副主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内科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副主委,湛江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湛江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副主委兼质控中心副主任,湛江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审稿
主要研究领域: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
主要学术成就:率先在粤西地区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省内较早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主持多项科研课题,获省市科技奖2项,发表论著40余篇
曾获“湛江好医生”、“南粤好医生”、市直“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许建明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学硕士,住院医师
2024年6月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每年参与颅内动脉取栓,颅内动脉支架等四级手术近百台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