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是脑卒中后遗症期的常见功能障碍,尤其缺血性卒中累及内囊、基底节区域时,患者常出现患侧肢体活动受限,即使经过长期康复训练,仍有大量患者难以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当前,针对后遗症期(卒中后1-10年)患者的康复手段多以被动训练为主,难以有效激活受损的运动神经通路,功能改善效果有限,临床亟需能从神经机制层面突破康复瓶颈的新型干预技术。
脊髓电刺激(SCS)作为一种成熟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精准刺激特定节段脊髓,可激活下行运动通路、调节脑内运动相关脑区活性,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二次康复”提供了新可能。然而,SCS在后遗症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尚未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验证,其能否成为该群体的标准化康复方案,仍需科学严谨的临床证据支持。
为明确这一技术的临床价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建国教授团队发起本临床试验,聚焦卒中后1-10年、伴单侧肢体运动障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规范的入组筛选与多维度功能评估(如FMA-UE、mRS等),旨在系统验证SCS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与安全性,为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提供新型康复选择,推动神经调控技术与卒中康复医学的深度融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临床试验招募信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