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发布 | 952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柔小稳|李志清:Target Tetra栓塞颈内动脉“葫芦形”小型不规则动脉瘤

李志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宇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部位:ICA;PComA


术式:支架辅助栓塞


特点:不规则动脉瘤;柔软;成篮稳;不踢管


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女性,71岁。


主诉:以“头痛1个月”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CT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小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大脑后动脉P1段突起。


既往史:患者高血压10余年。


其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术前影像


术前CT。


术前DSA造影,3D重建:

颈内动脉“葫芦型”小型不规则动脉瘤,长径约3.45mm,破裂风险高;眼动脉段微小动脉瘤,大小约1.67mm,破裂风险低。





手术策略


患者高血压10余年,依从性不佳。

动脉瘤形态判断破裂风险较高,选择Atlas支架辅助Target Tetra弹簧圈栓塞。

眼动脉段微小动脉瘤,破裂风险低,暂时观察。



手术耗材


导引导管:8F Guiding

微导丝:Synchro Select 215cm

栓塞微导管:SL-10

支架微导管:SL-10

支架:NF Atlas 4.5×30

弹簧圈(后交通动脉瘤):

Target Tetra 2.5mm×4.5cm

Target Tetra 2.0mm×2.5cm

Target Tetra 1.5mm×2.0cm


手术过程


术中造影。


支架微导管SL-10置入颈动脉。弹簧圈微导管SL-10置入动脉瘤内。


首发Target Tetra 2.5mm×4.5cm成篮。



Atlas支架半释放,选用Target Tetra 2.0mm×2.5cm继续填充。



选择Target Tetra 1.5mm×2.0cm填充动脉瘤。


术后即刻影像。






术者体会


▶ “葫芦形”不规则动脉瘤栓塞过程中,术中破裂风险高。Target Tetra弹簧圈成篮稳定,同时又兼顾柔软。相对比较安全和高效。

 对于”葫芦形”不规则动脉瘤,首发成篮圈应选择较短规格的Target Tetra弹簧圈进行栓塞。

▶ Target Tetra弹簧圈使用过程中,整体感受就是柔软,输送过程阻力小,微导管头端比较稳定。适合破裂或术中破裂风险较高的动脉瘤,更加安全。




术者简介


李志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卒中中心副主任,浑南卒中病区主任

国家卫计委缺血性卒中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辽宁省红十字基金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静脉病变与高颅压专业委员会常委

辽宁省卒中学会委员







李宇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

201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主要从事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全程管理

诊疗专长: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颅内动脉瘤诊疗;颅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疗;颈动脉、椎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疗;颅脑动静脉畸形及脑静脉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等

辽宁省脑血管病专科联盟秘书;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红十字基金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END



















点击进入史赛克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