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IS技术(Chronic artery OccluSion recanalization with the Intracranial protection of Stent retriever,颅内取栓支架保护下的慢性动脉闭塞开通术)是基于加奇生物 Syphonet®取栓支架的独特设计特点而衍生出的针对慢闭开通实施颅内保护的技术,在颅内动脉慢性闭塞,保护伞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利用Syphonet®取栓支架作为颅内保护装置,支架远端有网篮设计,可以捕获逃逸血栓而起到保护伞的作用。同时,Syphonet®取栓支架适配0.017、0.021inch的微导管,较小的微导管超选后,可直接将支架输送至远端释放,而减少了多次操作步骤。Syphonet®取栓支架推送导丝设计为0.0154inch,球囊可以通过该取栓支架的推送导丝直接到达狭窄或闭塞部位予以扩张。
左滑查看更多
病例简介
01 患者基本信息
主诉:患者以“右侧肢体活动无力、讲话吐词不清1月”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始于1月前,患者干农活时突发头晕、站立不稳、右侧肢体活动无力、讲话吐词不清,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当天晚上到当地市人民医院就诊住院治疗,查头颅MR示:双侧小脑半球、右侧枕叶、桥脑急性期脑梗死,后循环部分动脉血管未见显示。经住院治疗21天,病情有所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日来我院神经介入科就诊,门诊以“大脑动脉狭窄脑梗死”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精神状态稍差,食欲欠佳,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有“窦性心动过缓”病史10年,未正规治疗;无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病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计划免疫接种;无手术、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意识清楚,精神一般,语言不清,记忆力正常,理解力正常,计算力正常,判断力正常,定向力正常,右利手。无肌肉萎缩及假性肌肥大。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降低,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不稳,快复轮替试验异常,双侧跟膝胫试验不稳,Romberg征阳性。
02 术前影像信息
入院后完善高分辨磁共振检查示(3D-SPACE高分辨成像):
右侧椎动脉V4段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并多发不稳定斑块形成,部分斑块内出血可能,管腔重度狭窄或闭塞,颅外段管径及管腔纤细、管壁动脉硬化或继发性改变;
左侧椎动脉V4段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并不稳定斑块形成,局部管腔中重度狭窄或闭塞;
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管腔闭塞并明显强化;
右侧颈内动脉眼段-交通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管腔轻度狭窄;
右侧大脑中动脉部分分支管腔闭塞并强化,余双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并多发斑块形成,部分为不稳定斑块,管腔轻度狭窄,请结合临床。
诊疗经过
01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加奇生物 6F 115cm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
微导管
14微导丝
加奇生物 4.0*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
加奇生物 2.0*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4.0*39mm、4.0*30mm 自彭式支架
02 治疗过程
6F 115cm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于闭塞近端抽吸,未见血栓。
微导管配合14微导丝超选到血管远端,微导管造影确认远端真腔,释放4.0*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
沿4.0*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输送导丝上引2.0*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于闭塞段扩张,造影显示血流通畅,支架内局部见血栓及狭窄,V4段可见夹层影,结合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回收Syphonet®取栓支架,于支架内见一长条状血栓影。
微导丝配合2.0*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再次超选至基底动脉远段,经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引入4.0*39mm 自彭式支架自基底动脉远端至近端释放,由于狭窄及夹层段较长,单个支架无法完全覆盖夹层段,遂再经支架微导管引入另一枚4.0*30mm 自彭式支架释放。
造影示狭窄及夹层明显改善,行正侧位造影示左侧椎基底动脉血流恢复。
术前术后对比图。
手术指导
管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医学与介入医学部主任、神经介入科主任
河南省神经介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兼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疾病质控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兼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84篇,SCI收录55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电子版、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JVIR、CVIR、ER等国际知名专业杂志Reviewer
术者信息
姚智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神经介入科副教授,临床神经外科博士,博士后
第一、第二、第四军医大学本科、硕博连读、博后
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研究型医院第一、二届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涂通今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首届河南省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脑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洛阳市医学会学术秘书
2022年被国家卫健委评选为第一届全国十佳神经介入医师
发表四十余篇SCI及中文核心论文,主研课题多项。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多项。结合临床工作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3项
从事神经外科,神经介入临床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诊疗经验
刘兵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神经介入学硕士学位
擅长脑梗死、脑动脉狭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静脉窦血栓等脑血管疾病介入微创治疗
刘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硕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
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擅长脑梗塞、颈/脑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静脉窦血栓的药物及介入治疗
何禄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在读研究生
擅长脑血管疾病手术和管理
擅长脑梗死、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微创治疗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