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本研究探索了短时程三叉神经半月节电刺激术(TSG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从而揭示该创新疗法缓解疼痛的潜在神经调控机制。
二、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TSGS治疗的TN患者51例,观察临床疗效。收集人口学及临床数据以评估疼痛强度、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术前及随访期间采用3T MRI扫描仪获取功能与结构磁共振数据,以默认模式网络(DMN)关键节点——后扣带回皮层(PCC)为种子点,通过静态功能连接(sFC)、动态功能连接(dFC)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解析脑网络变化。
三、结果
TSGS术后49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96.07%),2例残留轻度疼痛(0.03%)。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评分显著改善。术后无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神经调控机制研究揭示,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左侧舌回、左侧岛叶、右侧枕中回及左侧辅助运动区的sFC增强;右侧小脑和左侧额叶的dFC发生改变;右侧额上回的因果连接强度经GCA验证显著提升。
四、结论
TSGS可有效缓解TN患者疼痛(治愈率高)并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揭示该疗法对DMN网络的重塑作用阐明其镇痛机制,为开发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这是国际上首次报道,TSG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TN的神经调控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内容来源:CNS2025 每日会讯
专家简介
牛朝诗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 江淮名医,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医师最高奖—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主任、脑肿瘤诊治首席专家、帕金森病治疗知名专家
● 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脑功能与脑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及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以及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调控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联盟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微侵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及神经调控学组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及神经调控学组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创伤学分会常委,安徽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微创医学会副理事长
●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国际神经外科神经病学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编委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科技创新专项子课题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 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 联合主编《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临床解剖学·头颈部分册》等;参编《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学》《实用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脑膜瘤》《现代功能神经外科学》等专著
● 专业特长:擅长对帕金森病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和脑起博器治疗以及特发性震颤、各种肌张力障碍)微创手术治疗,以及各种颅内肿瘤(胶质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等)、脊髓肿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诊治和微创外科手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