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8日发布 | 383阅读

CNS2025|费舟教授:颅骨缺损自体/异体再生修复支架生物制造的研究进展

费舟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达人收藏


在颅骨缺损后颅骨成形术中,自体骨瓣因其在形状和生物学上具有真正的患者特异性常被首选用于颅骨修复。然而,微孔结构不足使细胞迁移和血管滋养变得困难,最终可能导致无菌性颅骨瓣坏死并进展为骨吸收(1.7%~22.8%)。为了克服自体颅骨瓣的上述不足,我们提出多元个性化可再生颅骨修复植入物这一概念,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精确的形状特异性,通过自体骨基质(自体颅骨瓣)和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uto-BMSCs)实现材料和细胞来源特异性并赋予植入物一定的骨再生能力。但基于我们的基础工作,发现缺损区域再生不良与炎症密切相关,会影响骨再生;而且骨强度不够。因此,能否生物制造出颅骨修补的可再生修复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


方法:(1)评估Auto-BMSCs与自体骨基质颗粒结合物的骨再生能力;(2)评价Auto-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细胞黏附率、存活率及增殖情况;(3)将自体BMSCs种植于3D打印自体骨构建多元个性化骨植入物,通过Micro-CT及组化分析评估新骨生成;(4)异种颅骨生物活性支架制备;(5)大动物实验。


结果:(1)自体骨基质颗粒与Auto-BMSCs结合具有一定的骨再生能力;(2)自体骨浆料可以实现多种结构、多种规格的样品打印;(3)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的细胞黏附率最高,细胞活力更强;(4)成骨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均提示3D打印自体骨中的自体BMSCs更易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5)Micro-CT及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多元个性化自体骨生成了具有内生性血管的成熟骨,新骨处于成骨的活跃状态;(6)自体BMSCs复合异种颅骨支架修复效果最佳;(7)复合异种猪颅骨支架成功融合、修复效果佳。


结论:基于自体骨基质和Auto-BMSCs,多元个性化自体骨植入物具有天然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及骨再生能力,这种便捷、安全的植入物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的生理微环境为颅骨组织工程提供更好的生物活性,最终生成了具有内生性血管的成熟骨,该植入物具备了患者特异性骨再生植入物的基本特性,为采用复合可再生异种颅骨支架修复患者的颅骨缺损提供了可行性。

内容来源:CNS2025 每日会讯




专家简介




费舟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

● 曾赴英国1年、美国半年进行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颅脑损伤与神经系统肿瘤发生机理与救治研究,在颅脑创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及脑卒中的发生机理与诊治新技术应用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临床上以颅脑损伤、颅内与椎管内肿瘤、闭塞性脑血管病的诊治为特长

● 承担国家863、国科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3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125篇被SCI收录,主编、副主编专著14部,参编16部

●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顾问、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 Mil Med Res、J Clin Neurosci、Neural Regen Res杂志副主编及国际编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20余种杂志副主编及编委。被评为总后科技新星、科技银星和军队学科拔尖人才,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与“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学术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二类岗位津贴,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