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作为青春期高发的精神心理疾病,以持续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及自我评价过低为核心特征,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发展、社交功能及人格塑造,部分患者甚至伴随高自杀风险,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以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为主,但药物存在起效慢、个体疗效差异大及潜在副作用等问题,心理治疗则受限于标准化程度与患者依从性,且二者均难以精准干预抑郁症背后的脑功能异常机制,临床亟需安全、精准的新型非药物干预手段。
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作为无创神经调控技术的重要分支,通过特定频率电流调节大脑皮层电活动,为抑郁症的脑功能机制干预提供了新路径。其中,大电流变频式tACS凭借可动态调整刺激参数的优势,有望更精准地靶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异常脑网络,但其干预效果及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尤其缺乏结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检测与植物神经检测的系统研究,难以揭示其调控脑功能的核心机制。
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郭萍主任医师团队发起本临床试验,聚焦12-24周岁的中重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通过规范的临床症状评估结合多维度神经影像与生理检测,旨在明确大电流变频式tACS的干预效果,解析其调控脑功能的影像学机制,为青少年抑郁症的精准无创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神经调控技术在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领域的规范化应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临床试验招募信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