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病史
女,4岁。
主诉:侧脑室腹腔分流管术后4年。
简要病史:患儿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伴双眼直视,上肢肌张力增高,无嘴角抽出、口吐白沫。当地医院就诊后完善头颅CT检查提示:脑积水。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就诊,以“脑积水”收治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21-07-13全麻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患儿恢复可。病程中患儿术后定期复查,2025年4月复查,头颅检查提示:脑室裂隙,后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科就诊,拟“脑室腹腔分流管障碍”收治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儿一般状况平稳,饮食、睡眠、大小便可。
查体:神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正常对称,无震颤。克氏征布氏征(-)。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力可,双侧肌张力无明显增强及减弱。头部及腹部可见陈旧手术疤痕。
影像资料:详见图片
A:脑积水术前(2021.07.19)
B:首次脑积水VP术后(2021.07.21)
C: 脑积水VP术后2年(2023.08.31)
D:脑积水术后3年(2025.04.01)
E:M.Blue置入后(2025.06.19)
F:M.Blue 置入术后2月(2025.08.20)
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脑室腹腔分流管障碍(脑室裂隙综合征)。
手术指征:患儿间断性头痛,脑室影像学检查提示脑室裂隙。
手术方案:原右侧脑室腹腔分流管拔除+右侧脑室腹腔分流管(M.Blue)植入术。
手术经过:
1. 患儿麻醉成功后,平卧位,右肩垫枕,头左偏。
2. 神经导航注册后,将右侧额部、右侧颞部及腹部原切口打开后,完整取出原脑室腹腔分流管,在导航指引下重新置入M.Blue脑室端,颅内7cm,连接M.Blue储液压差阀、重力阀(压差阀16,重力阀26),并将重力阀置于右侧耳后,连接腹腔段,腹腔内植入45cm,创面止血后,逐层关闭头部及腹部切口。
3.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未输血,患儿拔管后,安返病房。
术后结果
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正常,患儿未诉头痛,伤口恢复良好。住院10天后顺利拆线,术后裂隙脑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出院前患儿双眼直视,上肢肌张力增高情况未再出现。
心得体会
M.Blue 双可调压重力阀在裂隙脑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体现了多机制协同作用的治疗优势。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因长期过度引流而导致脑室塌陷、颅内压不稳,常表现为顽固性头痛、间歇性颅高压等。传统分流管系统往往难以在直立与仰卧等体位下同时维持理想的颅内压,而 M.Blue 系统通过结合可调压差阀与可调重力阀,有效恢复了脑脊液动力学的稳态。
首先,M.Blue 的双调控机制改善了不同体位下的脑脊液流量分布,减少了过度引流,避免颅内压大幅波动,从而缓解了患者的间歇性头痛。
其次,重力阀对静水压的自适应调节稳定了颅内外压差,恢复了脑室的顺应性,改善了脑室的结构形态,为神经元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
再次,随着脑脊液循环的逐步恢复,大脑组织移位和功能障碍明显改善,脑室功能性“重建”得以实现,患者的临床症状随之迅速缓解。
同时,作为新一代材料与设计的产物,M.Blue 在影像学检查中无明显伪影,不受日常生活温差影响,且薄型结构减少了皮肤压迫风险,改善了患者的长期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综上,M.Blue 系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分流替代装置,更是通过优化颅内动力学、改善脑室生理环境,促进脑功能恢复的重要工具。本例及文献报道均提示,对于顽固性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尽早评估并采用 M.Blue 系统可能显著改善预后,提示临床工作者应重视其在康复阶段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专家简介
王晓强 主任医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主持工作,博士,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 王晓强主任长期从事儿童神经系统肿瘤及先天性疾病领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各种儿童颅内及脊髓内肿瘤、颅缝早闭、脊髓拴系、脑瘫、肌张力障碍、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是外科治疗。
● 担任上海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儿外科分会委员,中国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分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创伤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委、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教育部硕士/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担任Neurosurgery、BMC Neurology、Children、Child Nervous System、《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等十余家SCI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特约审稿人或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8项,参编专著10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
赵恒 主治医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 熟悉各种儿童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神经系统重力及脑血管病的诊治工作,包括蛛网膜囊肿、颅缝早闭、先天性脊髓栓系、脑积水、大脑性瘫痪等。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6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