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
本 / 期 / 病 / 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73岁。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瘤一周。
现病史:患者7天前出现头晕,无晕厥,伴胸闷、言语不利、口角歪斜,无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检查:MRL:1、右侧大脑、左侧基底节区软化灶;2、轻度脑白质脱髓鞘;3、右侧上颌窦炎。MRA:1、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2、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右侧大脑后动脉P2段局限性狭窄;3、脑动脉硬化改变。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急来诊,急诊以“颈内动脉瘤”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一般,食欲一般,夜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治疗策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全麻下行经导管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术。
经过DSA 3D等影像结果显示,患者左侧眼动脉动脉瘤,充分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建议行经导管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术,患者家属表示理解,签字同意该手术方案,遂行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密网支架置入术。
3D测量&支架选择
通过术前3D工作测出,左侧眼动脉段动脉瘤,载瘤动脉近端最宽处4.4mm,选择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45-25。
术中器械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45-25
27系统微导管
6F 115cm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6F 长鞘
通桥×海思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 0.014'' 2m标准版
手术过程
支架微导管跟进到位。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5*25mm到位。
支架定位:输送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到达支架微导管远端,缓慢回撤支架微导管使支架头端打开呈“V”型,整体回撤支架系统进行锚定。
支架释放:因载瘤动脉迂曲,为使支架头端锚定牢固,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前端1/3处采用稳定支撑系统逐步缓慢给张释放支架,使支架前端充分打开并与血管壁充分贴合。
当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释放到瘤颈弯段位置时,既要保障支架能充分打开、又要保障近端导管张力可控,防止支架整体疝入动脉瘤囊内。因此采用节段性“推拉释放技术”既局部给张/松张,来回推挤技术释放支架,并通过持续造影观察支架打开、贴壁及血流转向效果等情况。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系统输送释放。
导丝按摩:为防止支架未完全贴壁,即刻采用“massage技术”从远至近对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每个节段进行充分按摩。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打开良好、贴壁充分。
术者简介
魏栋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北部院区介入科主任
中国出血联盟基层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院协会介入管理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介入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