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发病24h内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经过临床及影像筛选后,当符合现有循证依据时,均推荐血管内取栓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新一代取栓装置的血管成功开通率较高。精准的患者筛选方案及高效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的关键。
微创脑科学取栓组合单元由Neurohawk、Neurohawk Pass17/21颅内取栓支架、QUEEN-track微导管、X-track颅内远端导管、WAVE-track颅内血栓抽吸导管、NeuroGuard神经血管球囊导引导管以及神途威龙神经血管导丝组成。临床术者可根据病例情况选择相应器械治疗相关病变,优化手术效率与安全性,缩短救治时间,为急性卒中患者争取黄金救治窗口。
NeuroHawk Pass17颅内取栓支架全身显影,即刻判断支架定位及打开状态,多规格型号可适应血管直径1.5mm-3.0mm,全系兼容0.017inch和0.021inch微导管。
NeuroGuard神经血管球囊导引导管具有强大的兼容性,0.087英寸的超大内腔直径能兼容市面普遍使用的6F中间导管。此外,产品头端拥有多种长度规格,可满足临床不同手术场景需求。
WAVE-track颅内血栓抽吸导管远端更加柔软,过渡平稳、刚柔并济,具有更优的血管保护能力和优秀的抗扭结及抗弯折能力,能够快速通过迂曲血管到达病变部位。
Queen-track微导管有效长度达到155cm,能够兼容多种术式,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方面配合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使用,可以高效清除血栓。
本期“术”说卒中由沈丘县人民医院李艳岭教授、杨晨教授分享微创脑科学取栓组合单元在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取栓中的应用。
(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01
01
患者女性,74岁。
主诉: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无力1.5小时。
现病史:1.5小时前突然出现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能。头颅CT未见出血,在急诊予替奈普酶静脉溶栓,症状无明显改善,复查MRI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远端未见显示,考虑血管闭塞。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30年,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130-140/80mmHg、患“冠心病、心脏支架介入术后”9年,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发现“糖尿病”1年。
入院查体情况:
意识清,运动性失语,双眼右侧凝视,两侧瞳孔直径3mm,两侧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可自由活动,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
NIHSS评分:10分(面瘫1+语言3+提问2分+凝视2分+左上肢运动1分+左下肢运动1分);发病前mRS 0分,入院时mRS 4分;洼田饮水试验:不合作。
02
头CT:右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
头MRI示:左枕叶及右侧颞顶叶脑梗塞(急性期);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陈旧性梗塞灶;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远端未见显示,考虑血管闭塞。
术前DSA影像:造影显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DSA-主动脉弓造影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M2段闭塞
初步诊断:
1.脑梗死(急性)
2.冠心病PCI术后
3.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手术方案: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明确,发病到入院时间在4.5h内,因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明显,头CT未见出血,予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头MRI见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予桥接行脑血管造影备机械取栓术。
手术难度与风险评估:减少栓子逃逸,较少对穿支牵扯,预防高灌注综合征,尽量缩短开通时间。
药物准备:时间窗内患者,无溶栓禁忌症,给予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术中涉及器械
8F NeuroGuard神经血管球囊导引导管
6F 125cm WAVE-track颅内血栓抽吸导管
0.021inch QUEEN-track微导管
0.014inch 微导丝
4.0mm*25mm NeuroHawk Pass17颅内取栓支架
03
1
通过同轴技术,将NeuroGuard球囊导引导管和WAVE-track 颅内抽吸导管推进至右侧颈内动脉建立通路。Neuroguard球囊导引导管采用了独特的渐变柔软头端设计,有效避免了对血管的损伤。
建立三轴系统,将NeuroGuard球囊导引导管置于ICA颈段,WAVE-track颅内抽吸导管置于眼动脉附近,0.021inch QUEEN-track微导管选择M2下干。
2
QUEEN-track微导管于NeuroGuard球囊导引导管内顺利送入目标血管远端,定位确认后行微导管造影,显示远端血管走行清晰,为后续介入操作提供影像引导。
3
4.0mm*25mm NeuroHawk Pass17取栓支架通过QUEEN-track微导管顺利输送至目标病变段,在多角度透视下精确定位后,释放NeuroHawk Pass17取栓支架,确保覆盖血栓区,为后续取栓操作做好准备。
4
4.0mm*25mm NeuroHawk Pass17取栓支架释放,支架全身通体显影,显影清晰,展开放置良好,具备良好支撑性。
5
SWIM技术取栓一次,取出坚韧血栓。
6
术后CT:
术后第一天:神志嗜睡,言语欠流利,双眼略向右侧凝视,两侧瞳孔直径3mm,两侧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肢体可自由活动,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NIHSS评分8分。
术后第五天:神志清,言语流利,双眼无凝视,两侧瞳孔直径3mm,两侧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略变浅,伸舌居中,左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巴氏征阳性。NIHSS评分1分。
治疗体会
溶栓后出现血栓前移的情况较为多见,且残余血栓多为质韧的血栓,这导致导管对血栓的抓捕能力明显下降。M2段的血管直径明显变小,抽吸导管前移受限。由于导管与血管腔的高度嵌合,部分抽吸力会被血管壁分担,导致对血栓的抽吸力明显下降。同时,质韧血栓外形可能不规则,抽吸导管内腔难以被血栓完整填塞,这也导致导管对血栓的抓捕能力下降。在导管早期撤回过程中,如维持负压,容易因血管壁贴合而造成牵拉性损伤;而如提前释放负压,则血栓容易在撤出过程中脱落,降低取栓成功率。
Neurohawk Pass17取栓支架展现出较强的抓捕能力,特别是在SWIM技术配合下,对质韧血栓的清除效果良好。即便未能完全嵌入血栓,也能有效将其拖入中间导管,提升整体取栓效率。
术者简介
李艳岭
沈丘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二病区(神经介入科)
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脑卒中绿色通道副主任
神经介入科负责人
周口市第一届神经介入副主任委员
从事神经介入工作5年,发表SCI两篇(JNIS第一作者排名第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共同第一作者)。已完成脑血管造影1000余例,急诊动脉取栓、溶栓,动脉瘤介入栓塞,颅内外血管狭窄囊+支架置入术等脑血管介入治疗500例余例
杨晨
沈丘县人民医院
沈丘县人民医院医院神经介入科主治医生
2016.09-2019.09于郑大一附院医院神经内科专业规培,2021年从事神经介入工作。擅长:急性缺血再灌注治疗
-END-
点击左侧二维码
进入微创神通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