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直播病例介绍
女性, 27岁。
主诉:左眼视物不清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不清,无重影等其它伴随症状,自以为“近视”加重,未在意,未诊治。直到1月前在当地眼镜店配眼镜时发现:非屈光不正原因。遂前往当地医院眼科检查:左眼视野严重缺损,行CT检查示鞍区不规则稍高密度肿块,向鞍上池、蝶窦左侧海绵窦扩展,大小约45mm×35mm×40mm,呈不均匀强化。为进一步明确诊治,于2025-8-7前来我院,化验生长激素异常升高,我科门诊医师以“鞍区病变 :生长激素腺瘤?”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既往史:4个月前因急性胰腺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发现血糖高,痊愈出院。
婚育史:未婚未育。
月经史:正常。
家族史:无异常。
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双瞳等大正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视力:右眼0.8;左眼眼前手动。额头稍宽大,鼻头粗大,唇肥厚,四肢手指和脚趾轻度增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颅脑MRA: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部变窄;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余双侧大脑前、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未见异常狭窄;颅内未见异常血管团影。
增强MRI:鞍区扩大,鞍区见异常信号肿块影,约45mm×35mm×40mm,增强扫描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包绕左侧颈内动脉,累及左侧海绵窦、左侧蝶窦,垂体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
视力视野检查:右眼视野光敏度下降伴颞上部分缺损,左眼视野严重缺损,仅鼻内侧少量残留。
眼底检查:左眼视盘界尚清,色淡,黄斑反光未见,视网膜平伏。左眼视神经视网膜萎缩。
生长激素(GH)27.37 ng/ml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869.40ng/ml
IGF-1 SDS: 7.4SD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7811.00 ng/ml
泌乳素(PRL): 80.35 ng/ml
甲功五项:游离甲状腺素(FT4): 10.80pmol/L
血浆皮质醇测定(COR) 975.16nmol/L
诊疗计划
诊断:1.鞍区占位病变:巨大侵袭性生长激素腺瘤(Knosp 4级);2.肢端肥大症
治疗预案:神经内镜经鼻蝶巨大侵袭性生长激素腺瘤切除术。
1.手术指征明确,心电图、心肺功能、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正常,术前评估检查检验无绝对手术禁忌;
2.术前肿瘤侵袭左侧海绵突、包绕左侧颈内动脉,术中注意海绵窦止血,需准备流体明胶备用,切除海绵窦内肿瘤时需行颈内动脉移位技术;
3.肿瘤通过左侧动眼神经三角和鞍隔向鞍上池发展,包绕压迫左侧视神经,手术时需要向前颅底扩展、利用内镜抵近观察、局部放大、精准分离切除鞍上肿瘤,特别是与左侧视神经、颈内动脉粘连的肿瘤,保护视神经、前交通复合体;
4.垂体柄和下丘脑明显受压,术中切除肿瘤时,尽量保护垂体柄、下丘脑功能;
5.鼻中隔带蒂粘膜瓣的制作+大腿脂肪阔筋膜取出,用于颅底重建,谨防术后脑脊液鼻漏;
6.肿瘤与视交叉、视神经及颈内动脉粘连较重,需要仔细分离,谨防副损伤;
7.利用术中导航、术中磁共振、微型超声探头等进一步提高手术精准度和肿瘤全切率,同时避免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副损伤;
8.海绵窦出血的止血技术和技巧;
9.术中沿肿瘤包膜和蛛网膜间隙分离肿瘤,尽可能全切肿瘤;
10.术后管理:控制好血压血糖,监测每小时尿量、24小时出入量、电解质、渗透压;注意激素水平监测及补充;防治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
术者简介
胡荣 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重庆市杰出青年、陆军科技英才、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高校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专业特长:擅长经鼻蝶内镜颅底肿瘤微创手术(垂体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前颅底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脊索瘤、斜坡肿瘤等)、多模态导航与术中唤醒下脑深部肿瘤切除术、脑出血神经内镜精准清除术等。
学术成绩: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6项,研究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SCI论著45篇,获批专利12项。获得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手术大赛一等奖”、“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优秀青年医师奖”。
助手简介
胡胜利 副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
专业特长: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垂体瘤、颅咽管瘤、脊索瘤、鞍区囊肿等疾病的神经内镜经鼻微创手术治疗,巨大颅底蝶骨嵴岩斜区脑膜瘤、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前颅底脑膜瘤、嗅沟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经眉弓小切口神经内镜微创手术,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内镜微创治疗,以及胶质瘤、转移瘤、淋巴瘤、脑脓肿等疾病的诊疗。
学术任职: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联合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垂体瘤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会卒中分会高压氧学组组长;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内镜学组委员;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
学术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军队课题3项,总经费300余万元。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10分以上1篇,5分以上5篇。参编专著10余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批临床新技术1项。
陈焕然 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经鼻蝶内镜手术、经眉弓锁孔手术、Kawase入路颅底肿瘤手术。兼任重庆市卒中学会脑出血专委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学组委员,2021年获“重庆英才”称号。发表中、英文论著10余篇。
李兰 副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王龙 主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10余年,擅长脑出血内镜微创手术及神经重症患者的治疗,对颅脑外伤、脑出血、脑积水、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脑外伤后遗症等神经外科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兼任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委员。
全威 主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医学博士,从事神经外科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4年,以第一作者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赵大威 主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曾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总共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在《磁共振成像》、《中华创伤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等中文核心及CSCD杂志上发表文章17篇,发表SCI论文12篇,还参与撰写《基于白质纤维束保护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和《脑卒中病情监测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等专家共识。
主持人简介
桂松柏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肿瘤三病区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副总干事和常委。
马驰原 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讨论嘉宾简介
王飞 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博士后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人,先后被医院评为“青年技术骨干”和“杰出技术骨干”称号,安徽省科技与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23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青年医师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安徽省科技奖二等奖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JCR一区论文8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3篇,专利多项。
临床方向: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颅内肿瘤。科研方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基础与临床、内镜及显微镜颅脑解剖。近年来,开始探索纳米新材料在脑肿瘤放、化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周培志 副教授
四川⼤学华⻄医院
神经外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7-2018届美国匹兹堡大学脑白质纤维束及脑功能解剖实验室解剖Fellow;四川省医师协会及医促会神经内镜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四川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兼秘书。
熟练掌握小儿颅咽管瘤的内镜经鼻手术并关注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治疗,率先提出垂体柄旋转的门脉系统保护策略并发表在Operative Neurosurgery 杂志上,2020年开始国内开展巨大颅底肿瘤的双镜联合手术(双内镜、内镜/显微镜)、内镜经鼻海绵窦内侧壁切除(2019年)。
第一/共一/通讯/共同通讯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内镜手术方面SCI论文6篇,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主研参与国自然等国家级课题2项。
直播路径
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直播技术支持
直播时间:
8月14日09:00-13:00
电脑端:登录网址
https://www.brainmed.com/meeting/detail?id=3159即可进入直播界面
微信端:可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直播观看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直播界面
直播结束后可通过同链接观看录播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