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1日发布 | 719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凤鸣麟出•桡有兴趣】应用麒麟FD经桡动脉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一例

徐田明

河南省人民医院

贺迎坤

河南省人民医院

李天晓

河南省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


 /  /  


患者基本信息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瘤1周。


现病史:1周前因头痛行头颈部CTA检查,提示颈动脉眼段动脉瘤。


既往史及危险因素:无特殊病史。


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术中器械



7F 桡动脉鞘

通桥银蛇®Radial桡动脉入路导引导管 RC078-07-100-S1.5

5F 中间导管

27系统微导管

通桥×海思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 0.014'' 2m标准版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40-20


手术过程




右侧桡动脉入路,置入7F桡动脉鞘,泥鳅导丝引导下,7F 100cm 通桥银蛇®Radial外管Simmons1.5头端内管同轴超选至左侧颈内动脉。


通桥银蛇®Radial外管到位C1后,撤出超选用内管,行3D脑血管造影及动脉瘤工作位造影。


中间导管裸奔到位后行工作位路图,路图下,在0.014'' 200cm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引导下将支架微导管超选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撤出微导丝后,将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0*20mm经支架微导管到位。


缓慢释放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支架头端锚定后,造影提示支架远端贴壁良好。


继续释放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支架释放后行脑血管造影,提示支架近端贴壁良好。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释放后造影,可见支架远近端均贴壁。


术后恢复良好,3天后出院。




术者简介





徐田明

河南省人民医院

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人员

郑州市卒中委员会委员

擅长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脑动脉狭窄颅内支架成形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脑脊髓血管畸形栓塞等,累计完成相关神经介入手术1000余台次,发表核心论文10篇,SCI论文2篇



贺迎坤

河南省人民医院

省级知名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青工委委员兼北院区主任,脑血管(介入)科副主任兼北院区主任,北院区党总支委员兼支部书记,医学博士,博士和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卫生系统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中青年卫生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神经介入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河南省脑血管病国际联合实验室负责人,郑州市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世界神经介入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世界卒中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卒中学会复合手术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青委副主委,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分会青委会副主委,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青年委员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介入放射学杂志》《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编委,《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中国编辑顾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课题10余项

编写国际和国内专家共识3部,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0余篇,中华核心30余篇;获河南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奖项4项

从事包括脑卒中取栓、脑动脉狭窄/闭塞、脑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等各种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李天晓

河南省人民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首任常务副院长,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任国家卫健委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专家组和神经介入质控专家组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提升及继续教育中心神经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国家级学术职务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杂志主编、《Frontiers in Neurology》执行主编、《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和《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副总编辑

担任河南省脑血管病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脑血管介入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先进医学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精准诊疗平台主任。作为核心研究者参与的国际多中心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EJM、JAMA和Lancet等顶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troke、JNIS和Cell子刊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主编和主译专著十余部。作为编写组长主编《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主持和参加了十余部中国脑血管病指南和共识的制定。获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厅级一等奖8项。获批国家发明和创新专利67项,其中“国产Skyflow新型颅内血栓取栓装置”等专利成功转化,并获得国家药监局和欧洲CE认证上市,目前在中国、欧洲和东南亚数百家医院广泛使用

作为首席专家牵头完成了十余项神经介入器械上市前全国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控工程十年突出贡献奖”、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和河南省优秀医师等奖励,以及“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等荣誉称号

在介入治疗和脑血管病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国内创造性的提出了介入医学发展的临床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河南模式”,在领导支持下带领团队先后创建了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和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获国内学界广泛赞誉和效仿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