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发布 | 1265阅读

【中国声音】成人烟雾病白质高信号的缺血预后及认知特征

刘子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郝晓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娄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王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第一作者:刘子琪1,郝晓宽1

通讯作者:娄昕2,王嵘1

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研究背景


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ies,WMH)广泛存在于老年人群中,与远期脑卒中和认知功能下降相关,其机制被认为和小血管闭塞有关。然而,对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患者,WMH的增加是否与远期缺血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缺乏研究。


既往的半定量分级(Fazekas分级)缺乏定量数据对WMH的严重性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旨在修正Fazekas分级,定量分析WMH对成年MMD患者多认知领域的影响以及2年随访期间的临床缺血事件。


我们假设定量WMH分析可以提供潜在的临床WMH阈值,这可以修改传统的Fazekas分级,改善治疗策略,并为MMD患者中WMH增加的潜在进一步缺血风险提供证据。





研究方法


纳入了151例无显著脑卒中的成人MMD患者(平均年龄41.78±10.59岁,男女之比为0.94)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同时纳入了7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经过校正,定量的全脑WMH、脑室周围WMH(PVWMH)和深层WMH(DWMH)被纳入Cox风险模型,以探讨它们与长期缺血事件的关系。同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不同脑区WMH负荷与不同认知领域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MD患者整体在智力(P=0.000、空间工作记忆(P=0.011)、言语工作记忆正背(P=0.000)和倒背(P=0.000)、三维心理旋转(P=0.008)、执行抑制(P=0.011)有显著降低(表1)。这其中以双侧半球受累和左侧半球受累的烟雾病最为明显,主要涉及智力、言语工作记忆和执行抑制功能(图1)。




定量的全脑log10 WMH(调整后的HR=6.757,P=0.001)和log10 PVWMH预测2年缺血性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1,优于传统Fazekas分级AUC=0.561(P=0.000)。根据PVWMH确定的最佳截断值为4280mm³,根据最佳截断值,将病人分为Q1和Q2两组。随访结果发现,超过截断值的患者(Q2组)2年的缺血事件发生比例风险明显高于Q1组(HR=3.737,P=0.000063)。全脑和DWMH也有类似的预测效果,详细结果见图2。






结 论


无脑卒中的MMD患者除智力、心理旋转、空间工作记忆、言语工作记忆和执行抑制功能外,其余认知功能基本保持正常,但随着全脑WMH的增加,尤其是PVWMH的增加,简单计算、言语工作记忆、言语记忆和注意力下降,而DWMH的增加影响相对有限。左半球WMH的增加与智力和言语工作记忆的下降有关,可作为MMD患者未来缺血事件的指标。


总之,PVWMH对成年MMD患者的言语工作记忆、注意力和简单减法的影响大于DWMH,PVWMH的增加可能是MMD患者未来发生缺血事件的指标。并且,对于预测长期缺血事件,定量测量WMH可能比定性测量更准确,MNI152-1mm³的PVWMH>4280mm³可能是进一步临床决策的潜在截断值。





通讯作者简介


王嵘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血管二病区副主任

● 主要从事颅脑血管病的诊疗及其相关基础研究,专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尤擅长颅内外动脉搭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头颈动脉疾病的复合手术

● 在国内率先开展烟雾病、颈内动脉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新技术,编写治疗指南规范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十三五”国家重大疾病的防控策略、诊疗规范及效果评估研究项目,并负责烟雾病相关分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 作为主讲者,在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班开设显微操作技术课程,申请并获得包括“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在内的多项显微操作培训项目,每年进行相关的讲座授课10余次,传授手术技巧及临床诊疗经验

● 近十年烟雾病领域发表论文78篇,责任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及SCI论著40余篇,参编出版如《烟雾病诊断与治疗》、《颅脑术中超声图谱》(副主编)、《血管神经外科学》、《微创神经外科学》等多部专业著作

娄昕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主任

●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长期从事影像诊断工作,聚焦于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和临床研究

●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杰青项目、重点项目、原创探索项目、军队重大项目等20余项

● 以第一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6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