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床信息
基本信息:56岁,女性。
主诉:以“发现动脉瘤半年”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头晕症状,无明显头痛、黑懵、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四肢抽搐、胸闷、心悸等。至外院行头颅MRA及头颈部CTA检查示右侧颈内动脉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患“高血压”8年,血压最高180mmHg,平时规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bid,自诉血压控制可。8年前患“脑出血”,无后遗症。
神经系统查体:高级智能活动基本正常,颅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术前检查
02
高分辨磁共振:
本院DSA:
右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
术前测量
近端载瘤动脉直径:3.08mm
远端载瘤动脉直径:3.71mm
预计支架覆盖长度:30.91mm
经讨论,选择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5.0mm*33mm,7个球囊。
治疗方案
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治疗术。
用药情况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 po 5天
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qd po 5天
AA抑制率95.3%;ADP抑制率97.5%
术中使用材料
6F 115cm中间导管
微导丝
0.027"支架微导管
弹簧圈微导管
弹簧圈若干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5.0mm*33mm,7个球囊
03
手术过程
微导丝瘤内成袢至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支架微导管引入右侧大脑中M2段。
Lattice密网支架输送到位,支架原位半释放。栓塞微导管到位,依次填塞两枚弹簧圈。
疏松填塞动脉瘤后,完全释放支架,可见尾端打开自然,微导丝成袢按摩,支架打开及贴壁良好。
术后正侧位造影:
术后重建示,支架贴壁良好。
术后3月工作位造影:瘤体变小,远端分支血管未发生闭塞。
总结体会
Lattice为钴铬合金支架,自带的创新机械球囊,使得支架打开简便,释放过程无支架短缩的情况发生。
本病例瘤体大,瘤颈较宽,Lattice释放时稳定,未发生支架疝入瘤体的情况,贴壁较好。
三个月复查造影即能看到瘤体明显变小,期待未来随访!
术者简介
范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博士,神经介入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放射介入学组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
中国中西医结合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河南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首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医工融合与智能制造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
在脑卒中和介入相关领域,参与多项基础及临床研究,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工作和研究集中在神经介入领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积极带教临床实习生、研究生和进修医师,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李攀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201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主治医师
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会神经学组委员
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
擅长:主要方向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擅长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静脉窦血栓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