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日发布 | 32阅读

《从儿童到老人,椎管肿瘤“盯”上这些人!身体警报你接收到了吗?》

岑波

武汉脑科医院

达人收藏
认识椎管肿瘤:
作者:岑波
远离健康“隐形杀手”


在人体的脊柱中,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结构——椎管。它是贯穿脊柱全长的骨性管道,由相邻椎体骨的椎孔和椎间盘共同围成,上连颅腔,下至骶管裂孔。就像爱吃的羊蝎子,其中间的孔洞连通形成的结构和人类椎管相似。椎管的主要职责是保护脊髓、脊神经根及马尾神经,里面的脑脊液还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营养代谢和压力缓冲,对人体正常运转意义重大。

1
椎管肿瘤的分类

然而,当椎管内出现肿瘤时,健康就会亮起红灯。椎管肿瘤是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组织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的统称。根据发病位置,可分为椎管内肿瘤椎管外肿瘤

0
1
椎管内肿瘤

细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和硬脊膜外肿瘤,常见类型有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脊膜瘤、神经鞘瘤等。

0
2
椎管外肿瘤

椎管外肿瘤发生在椎管周围组织,像软组织肉瘤、骨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都较为常见。



2
椎管肿瘤对人体的影响

肿瘤有良恶性之分,椎管肿瘤也不例外。椎管内肿瘤里,髓外肿瘤多为良性,髓内肿瘤恶性比例偏高;椎管外肿瘤中,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相对常见,但也有不少良性肿瘤,具体需依据肿瘤类型判断。不同年龄段,患椎管肿瘤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儿童椎管内肿瘤少见,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相对多发;椎管外肿瘤则多与先天性肿瘤或软组织肿瘤有关。成人的椎管内外肿瘤类型多样,老年人椎管内转移瘤多见,椎管外则以骨肿瘤突出。

0
1

患上椎管肿瘤,身体会发出一系列 “警报”。椎管内肿瘤症状明显,神经根性疼痛常沿神经根分布区放射,像刀割、针刺或烧灼般,用力咳嗽、打喷嚏时会加重。

0
2

感觉障碍表现为对冷热、疼痛感知迟钝;运动障碍根据脊髓受损部位不同,出现四肢或下肢无力等症状;直肠和膀胱功能也会受影响,出现大小便异常。

0
3

此外,夜间痛平卧痛也是典型特征,患者常半夜被痛醒,需坐起或活动才能缓解。椎管外肿瘤,若在软组织,早期可能出现局部肿块,之后伴随疼痛、肿胀,影响活动;若是骨肿瘤,会有疼痛、压痛,还可能引发病理性骨折。


03
椎管肿瘤的治疗须知

一旦确诊椎管肿瘤,治疗方案要根据肿瘤情况确定。微小无症状的椎管内良性肿瘤,可先随访观察,定期复查 MRI,发现肿瘤增大或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再进行手术。有症状的椎管内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良性肿瘤争取全切治愈,恶性肿瘤手术则为明确诊断和减压,术后还需放化疗辅助治疗。椎管外肿瘤同样以手术为主,良性肿瘤切除后大多能治愈,恶性肿瘤需综合治疗。

0
1
手术风险

手术风险方面,椎管内肿瘤手术借助显微外科手术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风险已大幅降低;椎管外肿瘤手术风险与肿瘤位置、大小等有关,靠近重要结构的肿瘤风险较高,但多学科协作让手术安全性不断提升。一般来说,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治疗,也能提高治愈率。

0
2
术后恢复

术后恢复也不能掉以轻心。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定期复查。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术后护理要关注生命体征,做好伤口护理,防止感染。椎管内肿瘤术后,还要留意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0
3
术后注意事项

椎管内外肿瘤都有复发可能,尤其是恶性肿瘤。复发后需重新评估,良性肿瘤争取完整切除,恶性肿瘤严格按医嘱进行辅助治疗并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用到止痛药、抗菌素、化疗药等,不同药物有不同副作用,患者要按医嘱服用,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和医生沟通

治疗后的随访也很关键。术后 1 - 3 个月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检查项目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常规身体检查。病情稳定后,复查间隔可适当延长,但每年至少要全面复查一次。


临床中有不少成功康复案例。比如椎管髓内神经鞘瘤患者,术后配合康复训练,下肢力量恢复,回归正常生活;椎管外软组织肉瘤患者,经过手术和化疗,多年未复发,生活质量很高。这都表明,只要积极治疗,患者有很大机会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了解椎管肿瘤知识,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