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进入直播界面
直播结束后可通过同链接观看录播
神经介入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门不断发展、迭代迅速的临床学科。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神经介入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均衡、规范化不足等问题。
为了提高国内各区域脑动脉瘤、AVM、狭窄等择期手术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进各区域间神经介入技术交流,OCIN LIVE区域专场正式开启!8月1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主任团队将携手云贵川3大知名神经介入中心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谢晓东、王朝华教授团队、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谷震教授团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华、向欣教授团队,通过脑医汇LINK数字全景系统,开展为期1天的手术演示栏目:OCIN LIVE 云贵川专场·神经介入规范化手术示教!
该示教活动将为上万神经介入同道直观讲解诊疗理念、手术技巧、策略、材料挑选及使用心得,从而更好促进全国各区域神介同道学术交流,更快推动各区域脑血管病临床诊疗标准化、规范化进程。欢迎广大同道关注、学习、交流!
预告:8月20、21日,OCIN LIVE区域专场第二期:华东六省一市神经介入规范化手术示教,敬请期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谢晓东、王朝华教授团队
1983年谢晓东教授在杨启汉教授的指导下,首次开展了脑血管造影术,开启了西南地区神经介入诊疗的先河;1985年首次在西南地区开展颅面部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1990年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脑动静脉畸形经微导管真丝线段栓塞治疗”,后带领团队陆续开展了“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等神经介入技术。自2007年谢晓东教授团队加入神经外科开展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以来,我科神经介入手术量逐年增加。通过开展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华西医院各类神经介入技术逐步发展壮大。通过每年招收研究生、进修生,举办各种培训班及学术会议,完善了自身团队建设,培养了近30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7人,为各级医院培养了300余名神经介入专业技术人才,为西南地区的神经介入人才培养、储备以及技术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整个西南地区神经介入事业的发展。华西医院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神经介入技术的医院之一,作为西南地区神经介入的一面旗帜,现每年开展1000余台介入治疗,2200余台脑脊髓造影检查,为整个西南地区广大脑血管病人带来福音。
近年来,更是开展各种临床及基础科研,引领西南地区神经介入事业的发展壮大。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中国动脉瘤计划”,2018年更是西南地区首次开展第二代“Pipeline”、国产“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以及首例“WEB”瘤内扰流装置置入术等神经介入新技术,与此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神经介入临床前器械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西南地区神经介入工作的发展,树立了西南地区神经介入的旗帜地位。在谢晓东教授的促进和推动下,于2018年创立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并兼任名誉主任委员,同时,王朝华教授当选候任主任委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介入团队: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林森、刘仑鑫、王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神经介入负责人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教中心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华西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复合神经介入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神经介入学组组长,四川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名誉会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介入医疗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候任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四川省卒中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四川省医促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神经外科博士,从事神经介入工作10年
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工结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介入分会青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擅长“医工结合”方面研究
擅长疾病:颅内(脑)动脉瘤(颈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椎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谷震教授团队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是一支富有朝气,团结向上的队伍。2014年被省卫生厅评为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室,现有病床60张,其中重症监护病床13张。具备显微神经外科、介入神经放射学、神经电生理技术的设备与技术,在颅脑外伤、脑血管病、颅内胸瘤、脊髓疾病及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颅脑外伤抢救、脑与脊髓血管性疾病(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狭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急性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烟雾病、硬脑膜动静脉瘘等)介入治疗方面在省内外处于领先水平。我科积极应用微创神经外科理念和技术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力求在最小创伤下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效果显著,得到了社会、同行及患者家属的赞誉与好评。
神经外科科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
吴阶平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云南省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组长
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工作近三十年,曾经在长海医院、韩国、意大利学习神经介入,独立完成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超过6000例,个人神经介入手术年治疗量超过500台。发表省级、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5篇,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5项
副主任医师
省内著名神经介入专家,擅长于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痿脑供血动脉狭窄和闭塞等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华、向欣教授团队
1951年孙世镛教授在贵州首次完成开颅手术。1956年于世英教授组建神经外科床位仅12张,1961年床位增加至20张。“文革”期间在风雨中前行,以刘子江、吴若秋教授为代表的前辈在全国较早开展脑血管造影术,为卫生部培养了相关专业人才,成为介入技术发源地。“脑血管搭桥”获1978年贵州省科学大会奖,为神经外科奠定良好基础,1987年床位扩至36张。1993年在万登济主任带领下临床工作再创新高。1998年在刘健副院长领导下神经外科成为省内唯一硕士授予点,2004年扩大至三个病区,总床位数108张。2010年成为贵州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5年杨华教授主持神经外科工作,四个病区开始运行。2018年第六党支部成立(出良钊教授任支部书记),科室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杨华、出良钊和向欣教授不负使命,抓住历史机遇,在2021年7月开诊的贵安医院寻找新机,规模扩至5个病区208张床位,医护人员131人。硬件设备有显微镜、内窥镜、DSA、导航、杂交平台、伽玛刀平台。从神经血管、神经肿瘤、颅底肿瘤、脊柱脊髓、神经内镜、功能神外、神经重症七个方向开展临床工作,年手术量3000台,目前是贵州省临床重点专科。教学工作坚持以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大批实用型高端人才。科研工作收获颇丰,项目经费1800万,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奖10项。主编和参编专著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3篇,专利69项。科技量值排名全国23位、专科声誉排行榜(复旦)居西南第4位。
脑血管病治疗组专家:杨华、向欣、彭瀚、崔军拴、徐旭、严健、姜健楠、吴跃辉、严璋伟。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介入治疗各种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动脉瘤、脑AVM、急性脑梗塞的血管开通、脑血管狭窄、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海绵窦瘘,并开展颅内高血供肿瘤的术前造影及栓塞。对于复杂动脉瘤、巨大动静脉畸形、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疑难疾病的诊治亦具有丰富的经验,临床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脑卒中防控基地示范医院,为国家卫健委指定神经外科进修与培训基地、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又利用复合手术室相继开展了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血管搭桥术,硬脊膜动静脉瘘烧闭术等。目前我科脑血管病组拥有四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十位博士,多位硕士,两位主任医师,两位副主任医师及多位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脑血管病手术每年可达到1800多台,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科研方面目前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拥有多个国自然基金项目、多个省级科研项目,每年发表数篇SCI和数篇国家核心、科技期刊。我科脑血管病亚专业组同时参与和完成了多项国家顶级卒中中心牵头的GCP临床研究项目。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研究型人才”称号,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介入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贵州省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华创伤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微侵袭杂志》编委、《中华神经创伤电子杂志》编委、《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曾赴法国南锡大学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中心、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日本昭和大学考察学习;多次出席国际学术大会进行讲座或主持;擅长颅脑外伤、脑脊髓肿瘤、脑脊髓血管病等的诊治工作,尤其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血管内治疗。作为二级招标单位主持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以二级招标单位主持国家“十二五”攻关课题、国家863计划子课题、中央保健专项基金资助课题、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课题、省长专项基金资助课题、省科技厅攻关课题等。提出的观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区域分级标准”被国内学者定义为“杨氏分级”,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科技日报报道)。1999年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分别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和2010年分别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00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该奖项填补贵州省医学领域空白。2018年、2020年、2022年获得贵州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近5年科研经费231.3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 20余篇,专利12项;主编专著3部,参译3部,参编5篇;近五年培养硕士20人,完整培养博士7名,在读博士7名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神经外科副主任,神经外科血管介入组组长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卒中学会贵州省分会常委;贵州省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贵州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委;贵阳市医学会第九届神经外科分科学会常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擅长各型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各类颅内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的手术治疗。目前主要从事神经系统血管疾病,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脑梗赛、脑血管狭窄等疾病的介入及显微手术治疗。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多项。在SCI、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参译神经外科领域专著3部。获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及贵州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各一项
副主任医师,博士
中国中西医介入专委会青年委员
贵州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贵州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常委
贵州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贵州省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曾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包括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痿颈内动脉海绵窑痿、硬脊膜动静脉痿、颈内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等疾病的诊疗)以及各类颅内占位性疾病及颅脑损伤疾病的诊治。2013年以来一直从事神经外科基础、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在各类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开颅手术及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获贵州省医学科学二等奖,发表SCl论文9篇,国内学术论文9篇,参与编写专业著作3部,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项目
直播路径
脑医汇旗下神介资讯直播技术支持
直播时间:
8月1日 08:50-14:40
电脑端:登录网址
https://www.brainmed.com/meeting/detail?id=3528即可进入直播界面
App端: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直播观看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直播界面
直播结束后可通过同链接观看录播
点击上方图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