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的黄金时机内的最便捷、最可及的方式,一旦患者符合标准却未能及时启动,预后将明显受损。
掌握好下面这些排除标准,既能规避出血风险,也能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先看大白话。
简单说,脑梗了(缺血性脑卒中),能不能用“溶栓药”来疏通血管,要看几个关键点。
【什么情况可以试试?】
得是脑子里血管堵了,手脚动不了等明显症状,并且从发病到送医院,不能超过4个半小时。
【什么情况坚决不行?】
这事儿很危险,有几条“红线”绝对不能碰:
1. 最近出过事
2. 身体有毛病
3. 血液有问题
4. CT检查不乐观
记住,溶栓是把“双刃剑”,必须在医生严密评估下才能用,千万不能自己决定。
话说不能溶栓了,咋办?取栓啊!如果也没发取栓呢,那就保守治疗了。
下面是专业详尽版:
适合溶栓的(Inclusion criteria)
● 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造成了可测量的神经功能缺损
● 症状发生时间 小于4.5小时(若确切发病时间不详,以患者“最后一次正常”或“处于神经功能基线状态”的时间为准)
● 年龄 ≥18岁
坚决不能溶栓的(Exclusion criteria)
【病史相关】
● 三个月内曾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严重颅脑外伤
● 既往有颅内出血史
● 存在颅内实质性肿瘤(intra-axial)
● 活动性胃肠道恶性肿瘤
● 近21天内有胃肠道出血
● 近3个月内接受过颅内或脊柱手术
【临床表现】
● 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
● 持续性血压升高(收缩压 ≥185 mmHg 或 舒张压 ≥110 mmHg)
● 活动性内出血
● 伴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
● 与主动脉弓夹层相关或疑似的卒中
● 出血倾向(不限于以下“血液学”标准)
【血液学标准】
● 血小板计数 <100,000/mm³*
● 正在使用口服抗凝药,且:
■ INR >1.7
■ 或 PT >15秒
■ 或 aPTT >40秒*
● 近24小时内使用过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如用于治疗静脉血栓或急性冠脉综合征者);⚠️不包括用于预防性剂量的使用(如术后预防血栓)
● 48小时内使用过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且实验室检测显示仍有抗凝作用(如aPTT、INR、ECT、TT或Xa活性升高)
【头颅CT检查】
● 发现颅内出血
● 出现大范围低密度改变,提示已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
可以尝试溶栓的(Warnings / Cautions)
● 症状轻微、局限或快速好转
● 血糖 <50 mg/dL(即 <2.8 mmol/L)
● 近14天内有严重创伤
● 近14天接受过大手术
● 有远期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史
● 卒中发作时伴癫痫发作,并出现发作后神经功能障碍
● 妊娠
● 近7天内有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
● 存在未处理的大于10 mm的颅内动脉瘤
先看大白话。
简单说,脑梗了(缺血性脑卒中),能不能用“溶栓药”来疏通血管,要看几个关键点。
【什么情况可以试试?】
得是脑子里血管堵了,手脚动不了等明显症状,并且从发病到送医院,不能超过4个半小时。
【什么情况坚决不行?】
这事儿很危险,有几条“红线”绝对不能碰:
1. 最近出过事 2. 身体有毛病 3. 血液有问题 4. CT检查不乐观
记住,溶栓是把“双刃剑”,必须在医生严密评估下才能用,千万不能自己决定。
话说不能溶栓了,咋办?取栓啊!如果也没发取栓呢,那就保守治疗了。
下面是专业详尽版:
适合溶栓的(Inclusion criteria)
● 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造成了可测量的神经功能缺损
● 存在未经处理的颅内血管畸形
⏳ 若患者在“3–4.5小时”窗口期接受溶栓,还应谨慎评估以下情况(Additional Cautions)
● 年龄 >80岁
● 正在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即使 INR 在正常范围内)
● 卒中严重,NIHSS评分 >25
● 既往患有缺血性卒中 且同时患有糖尿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