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1日发布 | 84阅读

ESO失语症康复指南(2025)

欧洲卒中组织
出处: Eur Stroke J
达人收藏

图片30.png

来源:Brady MC, Mills C, Prag Øra H, et al.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ESO) guideline on aphasia rehabilitation. Eur Stroke J. Published online May 22, 2025.


doi:10.1177/23969873241311025 PMID:40401776 PMCID:PMC12098336

有效的失语症康复证据正在逐渐增多,但干预措施及实施方式却存在显著差异。本欧洲卒中组织(ESO)指南遵循指南制定的标准流程以及推荐意见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方法学,由此形成的多学科、循证推荐意见,为高质量卒中相关失语症康复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持。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循证临床研究的重点,这些重点将为言语语言治疗(SLT)在失语症康复干预措施的选择和实施方面提供参考。
07
PICO 1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较低剂量的言语语言治疗(<20小时)相比,较高剂量的治疗(≥20小时)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更大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提供高剂量言语语言治疗(≥20小时),而非低剂量治疗(<20小时)。

证据质量:低⊕⊕

推荐强度:强↑↑


图片1.png

图片2.png


08
PICO 2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较低强度的言语语言治疗(<3小时/周)相比,较高强度治疗(≥3小时/周)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更大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提供高强度言语语言治疗(每周≥3小时),而非低强度治疗。

证据质量:低⊕⊕

推荐强度:弱↑?


图片3.png

图片4.png


09
PICO 3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较低频率的言语语言治疗(<4天/周)相比,较高频率治疗(≥4天/周)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更大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提供高频次言语语言治疗(每周≥4天),而非低频次(每周<4天)。

证据质量:低⊕⊕

推荐强度:弱↑?


图片5.png

图片6.png


010
PICO 4a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常规面对面言语语言治疗相比,数字化开展治疗(使用远程康复、虚拟现实治疗师或类似方式)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相同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采用面对面言语语言治疗或数字化开展治疗。

证据质量:极低⊕

推荐强度:弱↑?


图片7.png


图片8.png


011
PICO 4b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常规面对面言语语言治疗相比,面对面治疗联合数字化增强(使用电脑或平板软件、虚拟现实或类似方式)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更大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提供面对面言语语言治疗联合数字化增强手段,而非常规面对面治疗。

证据质量:极低⊕

推荐强度:弱↑?


图片9.png

图片10.png


012
PICO 5a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一对一言语语言治疗相比,团体治疗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相同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采用一对一治疗或团体治疗。

证据质量:低⊕⊕

推荐强度:弱↑?


专家共识声明

干预形式的选择可参考医疗服务背景及可用资源。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013
PICO 5b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单纯一对一言语语言治疗相比,一对一联合团体治疗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更大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单纯一对一言语语言治疗相比,一对一联合团体治疗的获益尚不明确,无法给出相关推荐。

证据质量:极低⊕

推荐强度:-


专家共识声明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若因资源限制导致一对一治疗难以开展,建议在一对一治疗基础上增加团体治疗,这或许能增加治疗时长,提供更多在社交场景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并增强沟通信心。同时建议治疗的时间安排和形式应遵循本临床指南中的其他推荐意见,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改善沟通能力、提高社会参与度和生活质量。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014
PICO 6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言语语言治疗联合假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相比,言语语言治疗联合tDCS是否与语言和沟通的更大改善相关,且安全性无变化?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言语语言治疗联合假tDCS相比,言语语言治疗联合tDCS的获益尚不明确,无法给出相关推荐。

证据质量:极低⊕

推荐强度:-


专家共识声明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在临床环境中,应单独进行言语语言治疗,而非将言语语言治疗与tDCS联合使用。针对卒中后失语症的个体化tDCS方案可能具有益处,但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015
PICO 7a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非个体化言语语言治疗相比,基于功能相关性的个体化治疗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更大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提供基于功能相关性的个体化言语语言治疗,而非非个体化治疗。

证据质量:极低⊕

推荐强度:弱↑?


016
PICO 7b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与非个体化言语语言治疗相比,基于语言任务难度水平的个体化治疗是否与语言、沟通或生活质量的更大改善相关?

循证推荐意见

对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建议提供根据语言任务难度水平进行个体化定制的言语语言治疗。

证据质量:极低⊕

推荐强度:弱↑?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阅读原文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