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发布 | 1381阅读

扩张-悬浮开颅减压术:一种免除去骨瓣的减压新技术

神外资讯-脑医汇

上海脑医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达人收藏

【REF: MIngliang Ren,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5 Jul 17:124307. doi: 10.1016/j.wneu.2025.124307. Online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去骨瓣减压术是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手段,但颅骨缺损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失去保护,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后期还需要二次手术修补颅骨。既往有报道过一种保留骨瓣的悬浮/铰链式开颅技术,但是由于骨瓣自身体积和皮肤张力的原因,获得的减压空间偏小,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该研究首次介绍了一种扩张-悬浮开颅减压技术,在保留骨瓣的同时,提供了更大的减压空间,并且骨瓣能随脑水肿消退而下降、复位。结果于2025年7月在线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


方法:

扩张-悬浮开颅减压技术可采用耳后问号大骨瓣开颅切口,当术中发现脑组织明显高出颅骨边缘或预计将发生严重脑水肿时,通常在额部选择1根较短钛板连接骨瓣和颅骨,而顶枕部则采用1-2根较长钛板,一端与骨瓣固定,另一端(远端)抵在周边颅骨磨出的小孔内,将骨瓣抬高并保持在合适位置(图1、2)。骨瓣不会下沉,但可以被抬起,这样不仅马上获得了较大的减压空间,当颅内压持续升高时,骨瓣还可以被抬起进一步降低颅内压。钛板抵在孔内的这端绑有线,线的另一端穿出皮肤,术后择机(一般不超过10天)向上、向侧方拉线,将钛板从孔中拉起并偏转方向,避免钛板回到孔内,使骨瓣能随脑水肿消退而下降、复位(图3),最后将露在皮肤外的线剪去即可。


图1.(左)六孔板远端抵在孔内抬高骨瓣,注意此端还绑有线,线的另一端穿出皮肤;(右)顶、枕骨处两个六孔板抬起骨瓣,关皮前检查稳固性,确保关闭切口不会使骨瓣下沉。


图2.(A和B)使用两根六孔板将骨瓣抬高约1.5厘米,注意线性骨折也同时被整复;(C和D)术后当天3D重建显示骨瓣未下沉。


图3. 将线向上、向侧方拉,钛板被从孔内拉出并被偏转方向,骨瓣可以随脑水肿消退而下降、复位。


结果:

在四例急诊患者中成功开展了该技术。保留骨瓣的同时提供了较大的减压空间。在两例术后持续水肿较长时间的患者中可观察到骨瓣向外浮动。所有患者无感染发生、最终脑水肿消退后颅骨复位效果良好。


结论:

扩张-悬浮开颅减压术将保留的骨瓣抬高、悬浮,从而具有减压效果好,能动态调节颅内压,无须二次颅骨修补等优点,解决了去骨瓣减压和悬浮/铰链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且该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为难治性颅内高压的重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好的选择,有望改变目前以去骨瓣减压治疗为主的治疗模式。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