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地点)
Team(手术团队)
Patient(患者)
Background(手术背景)
● WEB栓塞系统是一种经血管内途径植入的囊内装置,通过诱导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来促进脑血管动脉瘤的闭塞。虽然已有大量文献充分阐述了WEB装置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在WEB栓塞后动脉瘤复发的情况下,采用显微外科夹闭进行再治疗的相关研究仍显不足。
● 患者为71岁女性,因注意力缺陷障碍评估接受神经科医师安排的筛查性MR血管造影,偶然发现一枚5mm的前交通动脉(ACOM)动脉瘤。行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枚5.0×4.2mm、向前下方突出的囊状ACOM动脉瘤,瘤颈宽约2.8mm(图1A-C)。经多学科讨论后,决定采用WEB装置进行血管内治疗。术后左侧颈内动脉(ICA)造影显示ACOM动脉瘤完全闭塞(图1D-E),微型DynaCT血管成像示WEB装置与动脉瘤穹隆贴合良好,无突入载瘤血管(图1F)。
图1:术前左侧ICA选择性造影(A-B)显示一枚5.0×4.2mm、向前下方突出的ACOM动脉瘤,瘤颈宽2.8mm(箭头所示)。同时可见左侧A1段呈弯曲且优势走行,经发达的ACOM复合体迅速充盈双侧远端A2段。三维旋转血管造影(C)基于左侧ICA造影,观察上述ACOM动脉瘤,并突出其位于ACOM复合体中心的位置。术后左侧ICA选择性造影(D-E)示:在置入4.5×2mm WEB装置治疗ACOM动脉瘤后,原动脉瘤已完全闭塞,未见近端或远端分支闭塞,亦无导管相关血管痉挛。微型DynaCT血管成像(F)显示WEB装置与动脉瘤穹隆贴合良好,装置及其网丝未突入载瘤血管。
● 治疗后9个月及18个月的导管血管造影均显示,ACOM动脉瘤出现稳定的间隔性再通。左侧ICA造影可见一枚3.3×3.9mm的再通动脉瘤,瘤颈约3mm(图2A-C)。WEB装置右侧部分已部分内皮化,使复发动脉瘤呈现不规则外观,但在复发动脉瘤腔及WEB装置未内皮化区域均未发现造影剂滞留。鉴于复发动脉瘤瘤颈仍宽且瘤顶形态不规则,认为再次行血管内治疗风险较高,决定行左侧翼点开颅显微夹闭术治疗复发动脉瘤。
Technique(技术)
Procedure(手术过程)
1.手术入路:选择左侧翼点入路,以便在近端控制动脉瘤,既往造影提示患者右侧A1段发育不良。
2.暴露与分离:术中,分离近端外侧裂后切除少量左侧直回,从左视神经及视交叉上方显露ACOM复合体及复发动脉瘤(图2D)。可见动脉瘤穹隆右侧WEB装置已内皮化。进一步沿动脉瘤穹隆解剖,识别所有邻近穿支血管,包括Heubner回返动脉及起源于A1-A2交界处的部分下丘脑穿通支(图2E)。
3.动脉瘤夹闭:使用4 mm开窗夹(Aesculap FT638)夹闭复发动脉瘤,同时将部分WEB装置一并夹闭,开窗内保留左侧A2通畅(图2F)。单平面术中造影显示,复发动脉瘤完全闭塞,双侧A2段经左侧ICA造影均通畅。
4.关颅:图2G显示术后手术腔,位于左侧外侧裂额叶,以稀释罂粟碱灌洗后关颅。
图2:左侧ICA选择性造影(A-B)示:患者术后9个月随访时发现ACOM动脉瘤间隔性再通,但原先放置的WEB装置未见明显受压或移位,再通区域内WEB装置无造影剂滞留。三维旋转血管造影(C)经左侧ICA造影精确测得复发动脉瘤大小为3.3×3.9mm,瘤颈约3mm。因WEB装置右侧已部分内皮化,复发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装置远端的瘤顶仍保持闭塞。术中照片(D)示经左侧翼点入路初步显露复发动脉瘤,分开近端外侧裂并切除少量左侧直回后,可见动脉瘤位于WEB装置左侧,骑跨于左侧视神经(ON)及视交叉(OC)之上。进一步解剖显露邻近动脉分支,包括Heubner回返动脉、左侧眶额动脉及起自A1-A2交界处的部分下丘脑穿通支(E)。随后置入4mm开窗夹,窗孔环绕近端左侧A2,复发动脉瘤不再显影,可见部分WEB装置被夹闭于窗夹内(F)。关颅前手术野照片(G)以左侧外侧裂额叶为中心,可见开窗夹、左侧视神经及左侧颈内动脉。
Outcome(结果)
Review(手术复盘)
● 术后患者清醒,神经系统完好,于术后第2天出院。一年后,复查导管血管造影再次证实动脉瘤完全闭塞,且ACOM复合体通畅(图3A、B)。在左侧ICA非减影图像中,可见动脉瘤夹已将WEB装置压闭(图3C)。三维旋转血管造影进一步显示,开窗动脉瘤夹对前交通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无血管压迫(图3D)。
图3:术后12个月随访,左侧ICA选择性造影(A-B)显示,经显微夹闭再治疗后ACOM动脉瘤持续闭塞,且邻近及载瘤血管均保持通畅。非减影图像(C)可见开窗夹位置及被夹闭压缩的WEB装置。三维旋转血管造影(D)进一步展示开窗夹与ACOM复合体及其分支的空间关系,并证实原先ACOM动脉瘤已完全闭塞。
● 本病例报道了一例ACOM动脉瘤在WEB栓塞后复发,并最终通过显微外科夹闭成功治疗。夹闭重建适用于初次WEB栓塞失败的动脉瘤,是一项可行且高效的补救手段。
REF:Shah HA, Golub D, McBriar JD, et al. Microsurgical clipping of a recurrent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following WEB intrasaccular embolization: illustrative ca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Case Lessons. 2025;10(3):CASE25340. doi:10.3171/CASE25340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病例夹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文献速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