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发布 | 2456阅读

Neurology:取栓术中血压的最佳目标范围

杨中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基底动脉闭塞(BAO)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和大血管闭塞(LVO)性卒中的10%。2022年,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ATTENTION)研究和基底动脉闭塞中国血管内治疗试验(BAOCHE)证实:对于BAO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以及发病6-24小时窗内)行血管内治疗(EVT)的临床结局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然而近50%接受EVT的患者在3个月时未能获得良好预后,约40%的患者最终在此期限内死亡。


缺血性卒中(尤其是LVO)发生后,缺血半暗带血管床的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受损,这使得半暗带灌注更易受全身血压波动影响。多项研究表明EVT期间血压下降与不良预后相关。有研究发现再通前血压降低与梗死体积增加存在关联,其他研究则报告过高或过低的血压水平均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呈现U型曲线关系。但既往研究主要聚焦前循环LVO,对后循环(特别是BAO患者)的研究有限。侧支循环状态对维持缺血半暗带灌注至关重要,并可能影响再灌注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低血压伴不利侧支状态会导致不良结局,而良好侧支状态患者中未发现这种关联。


鉴于BAO患者数据有限及侧支状态的潜在影响,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Wei Hu等在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对ATTENTION研究进行事后分析的结果,旨在评估:


1)术中血压参数(包括血压阈值及变异性)与BAO患者临床结局的关联;

2)血压参数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类型(线性或非线性);

3)侧支状态是否改变这些关联。


本研究对ATTENTION随机试验中接受EVT的BAO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术中血压参数,并采用CT血管造影基底动脉(BATMAN)评分评估侧支状态(BATMAN评分≥7分为良好侧支状态,<7分为不良)。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血压参数与预后的关联性,采用交互项检验血压参数与侧支状态的效应修饰作用。主要结局定义为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3分的良好预后。


共纳入212例患者(中位年龄68岁,女性占32.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收缩压(S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标准差(SD)与良好预后呈J型关系(非线性检验p值分别为0.004和<0.001),拐点分别位于12 mmHg和8 mmHg。多变量逻辑回归显示:MAP维持在80-110 mmHg(校正比值比[aOR] 3.00,95% CI 1.46-6.35)且MAP波动<8 mmHg(aOR 2.28,95% CI 1.24-4.25)与良好预后显著相关。MAP波动<8 mmHg、SBP波动<12 mmHg、MAP下降>20%以及最低MAP/SBP等参数与侧支状态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交互作用p值均<0.05)。经Holm-Bonferroni校正后,仅侧支状态与MAP<80 mmHg的交互作用仍具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036)。在侧支状态不良的患者中,MAP<80 mmHg与良好预后概率降低显著相关(aOR 0.04,95% CI 0.00-0.21),而侧支良好组未发现此关联。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接受EVT的BAO患者,术中MAP维持在80-110 mmHg与良好预后相关,而MAP<80 mmHg(尤其对于侧支状态不良者)会降低良好预后概率。


文献出处

Neurology

. 2025 May 13;104(9):e213504. doi: 10.1212/WNL.0000000000213504. Epub 2025 Apr 4.

Association Between Collateral Status, Blood Pressure During Thrombectom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脑医汇获授权转载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