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
本 / 期 / 病 / 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0岁。
主诉:发现动脉瘤1天。
现病史:患者因头痛1周至当地医院就诊,2025.06.23 当地医院MRI:两侧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多发缺血性改变。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C7段动脉瘤,建议DSA检查。无畏寒寒战,无脚踩花感,无夜间痛醒等情况,后遂至我院就诊,拟“动脉瘤”收住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质可。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qd、替米沙坦40mg qd,最高压117/78,自诉血压控制可。有子宫切除术手术史10余年。患者胃溃疡病史4余年,规律服用奥美拉唑,自诉未发现黑便。患者1周前出现头痛,右侧额颞部搏动样疼痛,发作时伴同侧眼角流泪、鼻酸。
影像信息
术前造影。
手术方案
充分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建议行密网支架置入栓塞术,患者家属表示理解,签字同意该手术方案,遂行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密网支架置入栓塞术。
术中器械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50-25
通桥玄武™长鞘 TDS088-06-90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SGC055-05-115
通桥×海思 北斗SS™神经血管微导丝 0.014'' 2m标准版
27系统微导管
手术过程
术前造影。
正侧位造影
0.014'' 200cm 北斗SS™神经血管微导丝携带27系统微导管越过瘤颈置于大脑中动脉。
缓慢释放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5.0*25mm ,完全覆盖瘤颈。
术后造影。
术后造影剂滞留正位及侧位
术者体会
如果使用镍钛类密网支架治疗巨大动脉瘤,两端需要留足锚定距离。同时,在释放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度推挤支架释放,以免支架疝入动脉瘤内。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此病例中展现出了优秀的显影性和贴壁性,术后造影剂即刻滞留,更有可能达成良好的预后效果,期待之后的随访结果。
术者简介
陈伏建
安吉县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安吉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
卒中中心执行主任、脑科中心主任、胸痛中心副主任
安吉县120急救中心常务副主任
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
吉训明院士中风120及5G移动卒中救治体系项目安吉分中心负责人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吉分中心负责人
中国卒中健康教育与促进专委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浙江省卒中学会预防与质控分会委员
参与国家级、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主办国家级继教班及省市级继教班多项
发表高质量SCI论文多篇,NEJM、JAMA Neurology等
王良雪
安吉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卒中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脑血管疾病精准诊治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湖州市医学会介入学分会委员
201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系,2014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修心身科,2022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进修脑血管介入
擅长急性脑梗死取栓、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同时擅长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诊治
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Chance3、EXPECTS等研究,另参与省部级、省市级课题多项
张鹏
安吉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12年余
曾参与多项省级、市县级科研
曾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动态脑电图、浙江省人民医院进修神经介入
目前主要方向为脑血管病、癫痫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