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19日,由史赛克公司策划主办的“以史为鉴”动脉瘤大阅兵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国内19家中心连线互动,数千名介入同道在线观看了精彩的手术实况,聆听了术者与全国主持点评嘉宾的在线交流,评论区互动热烈,好评如潮。应广大同道要求,针对本次大会期间的直播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整理,分为三期在神介资讯进行发表
本期为各位同仁呈现6月19日由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邓剑平教授团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侠教授团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喻博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荆朝晖教授团队、浙江省台州医院赵志新教授团队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金录教授团队带来的7台手术演示和经验分享。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邓剑平教授团队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左侧颈内动脉脉前动脉瘤,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重度狭窄,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1. 手术方案问题:该患者脉前动脉自瘤颈部位发出,远端狭窄无症状,一期狭窄可先不处理,先进行动脉瘤裸栓栓塞,可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栓塞,如采用支架辅助栓塞策略,可使用开环支架。
2. 弹簧圈选择问题:小动脉的填塞要求微导管塑形和弹簧圈选择,微小动脉瘤对弹簧圈的顺应性和输送型要求更高,Target系列弹簧圈非常柔软,型号齐全,对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非常友好,填塞率高,远期效果好。
李侠教授团队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分叶状,右侧颈内海绵窦段瘤样扩张,拟行Atlas支架辅助栓塞术。
动脉瘤填塞问题:对于分叶状动脉瘤的填塞,双微导管技术可能会使得动脉瘤填塞更为致密,不容易分区,且可使用第一个微导管成篮保护瘤颈,另一个微导管进一步补充填塞,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
喻博教授团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上下干均自动脉瘤发出,动脉瘤大小8.59*9.44mm,宽颈,拟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方式治疗。
支架使用技术问题:Atlas头端打开容易,允许术者在理想部位原位释放。在宽颈动脉瘤的支架释放过程中,为了避免支架疝入动脉瘤中,可以前推支架为主,给予微导管一定的张力,保证支架顺利释放。
邓剑平教授团队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8.1*4.5mm,累及下干,下干呈现为大的锐角弯。
手术策略问题:该患者动脉瘤治疗难点在于大脑中动脉下干的保护以及支架微导管的超选,需将微导管体外塑形之后再尝试超选下干,然后跟进微导丝,可先进行双微导管裸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栓塞问题:该治疗方案可适用于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等复杂情况,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小分支的保护。
荆朝晖教授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大脑前交通动脉瘤,大小约3.0*4.0mm。左侧颈总动脉分叉管壁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斑块,管腔轻-中度狭窄,右侧椎动脉起始部混合斑块。本次手术拟行Atlas支架辅助栓塞术。
赵志新教授团队
浙江省台州医院
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大小约3.7*4.2mm,瘤颈约4.1mm,拟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支架选择问题:Atlas支架贴壁性能优越,金属覆盖率低,血栓事件较少。该患者在Atlas支架的辅助下,栓塞较为致密,预期预后良好。
于金录教授团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5.23*3.5mm),左侧后交通开放,未见右侧后交通,拟行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先进行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栓塞,闭塞P1段,保护小脑上动脉。后续行密网支架植入术。
至此,本次“以史为鉴”动脉瘤大阅兵活动圆满结束。本期活动全国各地顶尖团队为大家展示了多场精彩手术病例,内容丰富,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动脉瘤及多种治疗方式,展示了Atlas支架与Target系列弹簧圈在远端细小血管动脉瘤,及复杂动脉瘤病例中的运用技巧,充分展现了史赛克公司这一系列医疗器械在动脉瘤辅助栓塞术中的便利与有效。希望各位神经介入同道均能从本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