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发布 | 178阅读
功能-自定义

【神外早8点 手术有新译】胼胝体全段切开术治疗成人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一例(首次报道)

脑医汇

达人收藏


Location(地点)

Team(手术团队)


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院


Patient(患者)

Background(手术背景)


● 进行性肌阵挛癫痫(PME)以进行性肌阵挛、认知功能障碍、小脑共济失调及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尽管癫痫的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部分PME患者对多种抗癫痫药物(ASM)无反应,这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功能能力的恶化,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QOL)。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DRPLA)是PME患者中观察到的潜在病因之一,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胼胝体切开术(CC)是一种对胼胝体连接纤维进行切断的姑息性手术,适用于那些不适合进行切除性癫痫手术或神经刺激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CC已被广泛用于预防难治性继发性全身性癫痫发作,如失张力发作、强直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 患者为23岁男性,8岁时出现上肢肌阵挛,随后出现上下肢强直性癫痫发作,且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患者被诊断为癫痫,并开始使用抗癫痫药物(ASM)。10岁时,患者出现小脑共济失调和认知功能下降。其癫痫发作、肌阵挛和认知功能障碍迅速加重。MRI显示小脑进行性萎缩。经基因检测,患者被诊断为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DRPLA)。随后,患者的父亲和妹妹也被诊断为DRPLA。18岁时,患者出现行走困难且反应越来越迟钝。19岁时,他失去了经口进食的能力,行胃造瘘术并开始管饲。20岁时,癫痫发作开始每日出现。由于癫痫发作频繁导致吸入性肺炎,随后进行了喉气管分离手术。21岁时,他失去了交流能力,卧床不起。到22岁时,发作时的氧饱和度下降严重(氧饱和度[SpO₂]低于70%),母亲需要在每次发作时给予氧气以维持氧饱和度。

● 现转诊至神经外科,MRI显示全脑萎缩(图1A)。尽管使用了多种抗癫痫药物(包括2000毫克左乙拉西坦、600毫克丙戊酸、6毫克氯硝西泮、160毫克苯巴比妥、100毫克拉科酰胺和380毫克苯妥英),患者仍出现每日局灶性发作(下颌痉挛,随后出现双上肢强直发作和右眼偏斜),常发展为局灶性双侧强直-阵挛发作(FBTCSs)(视频1)。在38小时的长程视频脑电图(EEG)监测期间,记录到两次典型的FBTCSs,在癫痫发作起始时出现反复的高幅度广泛性棘波和慢波,随后是周期性高幅度广泛性棘波(图1B)。决定进行外科干预,以缓解导致伴有氧饱和度下降的癫痫持续状态的每日癫痫发作。考虑到需要快速的治疗效果,鉴于患者尽管已成年,但存在严重的智力和身体障碍,计划实施胼胝体全段切开术。


图1:A:MRI显示全脑萎缩。B:长期视频脑电图显示,在FBTCSs起始时,出现反复的高幅度广泛性棘波和慢波,且在发作前有周期性高幅度广泛性棘波。星号表示症状性发作的起始。



Technique(技术)

Procedure(手术过程)


1.手术入路:手术采用外视镜以标准方式完成(图2A),从左侧入路,考虑到了皮层静脉的走行。


2.识别胼胝体:打开大脑镰,暴露胼胝体,以两侧大脑前动脉(ACA)为标志,识别胼胝体。


3.胼胝体切开:以透明隔腔为标志,沿着中线切开胼胝体。前方切至胼胝体膝部,直至通过软脑膜看到ACA;后方从胼胝体峡部切至压部,完成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后MRI确认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完成(图2B),术后立即记录的脑电皮层图显示癫痫样放电仅存在于左侧半球(图3)。


图2:A:胼胝体全段切开术的术中照片。B:术后磁共振成像确认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完成。虚线表示胼胝体切开的位置。


图3: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前的术中脑电皮层图(ECoG)显示左右半球之间频繁出现同步的癫痫样放电(左图中的星号标记)。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后立即记录的脑电皮层图显示癫痫样放电仅存在于左侧半球(右图)。


Outcome(结果)

Review(手术复盘)


● 术后,患者出现嗜睡,可能与离断综合征有关,但逐渐恢复。其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术后3周出院。术后1年,仅在下颌和左上肢偶尔出现伴有右眼偏斜的肌阵挛(每两周一次),但强直性发作和伴有氧饱和度下降的FBTCSs完全消失(视频2)。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其母亲的护理负担也得以减轻。


● 本病例是首例因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DRPLA)引起的进行性肌阵挛癫痫(PME)患者接受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后获得良好预后的病例。在DRPLA患者中,癫痫发作频率往往会逐渐增加,这使得确定手术干预的最佳时机变得较为困难。然而,在早发性且对药物难治的病例中,应尽早考虑进行手术。对于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难治性PME患者,胼胝体全段切开术不仅能迅速减轻癫痫发作,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REF:Mine D, Shimogawa T, Sakai Y, et al. Total corpus callosotomy for an adult patient with progressive myoclonic epilepsy associated with 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 illustrative ca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Case Lessons. 2025;10(1):CASE2576. doi:10.3171/CASE2576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病例夹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文献速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