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发布 | 744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通桥•凤鸣麟出】麒麟FD治疗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一例

燕景锋

东营市人民医院

李文华

东营市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


 /  /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性,66岁。


现病史:11月前突发剧烈头痛于外院行颅脑CT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完善DSA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结合CT表现考虑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为责任动脉瘤,行支架辅助栓塞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15天前手术医院复查DSA造影提示左侧动脉瘤栓塞良好,未见复发,建议择期行右侧动脉瘤栓塞术。为手术治疗来我院。


既往史:无特殊。


影像信息




2025.06 我院术前造影

右侧眼动脉段动脉瘤


动脉瘤形态欠规则,具有破裂风险


术前讨论




➢ 初步诊断

右侧眼动脉段动脉瘤

左侧后交通段动脉瘤术后

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


➢ 手术预案

血流导向装置置入。


➢ 手术风险

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打开困难

穿支缺血事件


术中器械



6F 90cm 长鞘

6F 中间导管

0.014" 微导丝

27系统微导管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40-20


手术过程




微导管配合推挤释放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0*20mm


按摩支架。


旋转见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打开,贴壁完全良好。


术毕造影,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贴合良好,载瘤动脉通畅。


术后总结





该动脉瘤位于眼动脉段,此处动脉迂曲多处转折,行弹簧圈栓塞到位困难,手术风险高,密网支架治疗降低该风险。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通过迂曲血管顺畅,有良好的通过性;支架远端闭合设计,头端打开容易,贴壁良好;系统头端无保护瓣,推送杆回收更容易;支架全程显影,定位更容易,更加精准。



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血流导向效果显著;远期效果还需继续随诊观察。




术者简介





燕景锋

东营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黄河口优秀青年人才

专业方向:脑血管病介入及开颅手术治疗

先后在国家及国际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发表SCI 3篇,发明专利4项,主编著作2部,主持并参与完成科研成果4项,先后三次荣获东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卒中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与手术分会常务委员

东营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东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李文华

东营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擅长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及常规神经外科疾病诊疗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急救学组委员

山东省公共卫生学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

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