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发布 | 834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脑血管-自定义

「“术”说卒中」第190期|APOLLO治疗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周瑜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前 言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导致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也是再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ICAS是我国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我国在2014年发表了关于ICAS的大型多中心研究CICAS,显示46.6%的患者存在ICAS,随访12个月狭窄率>70%的ICAS患者卒中复发率为5.16%,明显高于无ICAS患者(3.27%)。


APOLLO颅内动脉支架采用正弦波的开放设计,并通过一对“N”型连接键形成空间“U”形连接,使支架在保持径向支撑力的同时,也具备了优秀的柔顺性。这种设计有助于支架在复杂血管中顺利通过,并保持良好的贴壁效果。


本期“术”说卒中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瑜教授分享APOLLO颅内动脉支架治疗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01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男性,54岁。


现病史:患者因“突发言语不清,左上肢乏力麻木”于3月前院外诊断“右侧额顶叶急性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既往史:平素身体一般,2型糖尿病史1年,否认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


入院查体情况:CT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未见明显显影,考虑官腔闭塞;后经脑血管造影检查右侧C1起始部闭塞。



02



术前影像资料



DSA造影提示:





治疗策略



初步诊断:右侧C1起始部闭塞。


治疗预案:行右侧颈内动脉开通术。



术中涉及器械

8F动脉鞘组

8F Guiding

0.035inch导丝

0.014inch微导丝

150cm微导管

1.5mm*15mm球囊

2.5mm*15mm、2.5mm*18mm、3.0mm*23mm、3.5mm*23mm APOLLO颅内动脉支架

颈动脉支架


03



手术过程



1

穿刺:

患者仰卧位,麻醉到位,常规腹股沟区消毒铺无菌巾,右股动脉穿刺置8F鞘并完成全脑血管造影。


建立通路:

右侧斜位路途下,将微导丝带微导管沿8F Guiding进入右侧颈内动脉闭塞近端;反复尝试下微导丝带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到达右侧M1段,推出微导丝造影显示血管真腔。



2

球囊预扩:

退出微导管,沿导丝送入1.5mm*15mm球囊,造影确认后:按照命名压快速扩张及抽空球囊沿大脑中动脉依次扩张至右侧颈内动脉C1段;退出球囊。






3

支架定位及释放:

沿导丝由远及近依次送入支架:APOLLO支架2.5mm*15mm 2个、颈动脉支架、APOLLO支架3.5mm*23mmAPOLLO支架2.5mm*18mmAPOLLO支架3.0mm*23mm;造影准确定位后逐步释放支架,撤出支架系统造影。


4

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全程通畅,无局限性狭窄,远端血流通畅,无分支血管闭塞等,TIMI 3级。



治疗体会




在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筛选到合适的患者后,颈动脉慢闭介入开通是一项合理且可行的手术方式,术中风险相对可控。



管腔开通后,因管腔闭塞导致血栓形成较多,故建议预扩张使用小球囊,减少血栓脱落栓塞远端血管的风险。



颅内段血管使用球扩式支架可减少大球囊预扩张导致血栓脱落的风险,且管腔成型较好,后期再狭窄几率降低。



颈段血管使用闭环式支架可增加血栓金属覆盖率,且因长度较长,可减少支架使用的个数。



APOLLO球扩支架相较于自膨支架:输送及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径向支撑力强,贴壁性好,支架内再狭窄率低。





术者简介

周瑜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委员会神经介入专家工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青年理事会理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审稿人

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重庆市卒中学会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END-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微创神通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