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发布 | 168阅读

【风向标|技术】一种脑部肿瘤针线标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脑医汇

达人收藏

01

专利公布号

CN119970231A

02

专利公布日

2025-05-13

03

专利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04

专利发明人

孔东生、宗睿、薛哲、孙正辉

05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部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日益受到重视。在传统的脑部手术中,医生通常依赖术前的影像数据和术中导航系统来标记肿瘤边界。然而,由于术中可能发生的脑漂移(即脑组织在手术过程中的移位),这些初步的标记往往失去准确性,从而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复杂度。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手术前准确并持久标记肿瘤边界的方法,以防止术中脑漂移对手术准确性的影响,成为当前脑部手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脑部手术是一项高度复杂且风险较高的医疗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识别并切除肿瘤组织,同时避免损伤周围的正常脑组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生通常会在手术前利用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影像技术获取患者的脑部图像,识别并定位肿瘤边界。然而,由于脑组织的复杂性和术中可能发生的脑漂移,这些初步的标记往往难以保持准确性。


现有的脑部手术导航系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精准性,但仍然受到脑漂移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手术前准确并持久标记肿瘤边界的方法,对于提高脑部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一种脑部肿瘤针线标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部肿瘤针线标记系统,旨在提高脑部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该系统通过导航装置,利用图像识别和定位技术,将可生物降解的细小针线精确缝入肿瘤边界,形成持久可靠的物理标记。该系统能有效减少因脑漂移导致的手术误差,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医生利用MRI或CT获取脑部影像,规划针线路径;术中,导航引导术者完成针线植入。所使用的针线材料可生物降解,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本发明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脑部手术中肿瘤尤其是低级别胶质瘤边界的标识准确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手术辅助手段。


本发明的脑部肿瘤针线标记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和积极效果:


● 首先,该系统通过导航装置的精准控制,将可生物降解的针线精确缝入肿瘤边界,为医生在手术中提供了清晰、准确的肿瘤边界信息。这种物理标记方式有效减少了因脑漂移等因素导致的手术误差,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 其次,本系统所使用的针线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够在术后一定时间内逐渐降解并被人体自然吸收,无需进行二次手术取出,从而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还提高了脑部手术的成功率。由于手术误差的减少和肿瘤边界标识准确性的提高,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脑部肿瘤针线标记系统具有显著的有益效果,为脑部手术提供了新的、更加可靠和安全的辅助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后切除人体组织示意图

07

专利文献

请点击二维码查看








点击左侧二维码

进入风向标专栏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