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大脑:脑梗、脑出血、脑外伤风险全解析!
随着气温节节攀升,你的大脑可能正面临一场沉默的“烘烤危机”。多项研究表明,持续高温和热浪天气,不仅让人中暑,更与脑梗死、脑出血、甚至脑外伤风险升高密切相关。今天,带你一文读懂高温与脑病的那些事。
一、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高温最容易引发的脑病
高温天气为何诱发脑梗?
● 高温引起脱水 → 血液浓缩、黏稠度上升
● 交感神经兴奋 → 血压波动、心率加快
● 血小板活性增强 → 易形成血栓
这三者联合作用,使得本就存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夏季极易发生脑梗。
文献支持:《柳叶刀·星球健康》(2025)指出,高温与中风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老年人尤为脆弱。中国武汉一项研究也发现,夏季热浪期间脑卒中死亡率显著上升。
二、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波动的血压是“导火索”
相比脑梗,高温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略为间接,但仍不容忽视:
● 高温环境下,交感神经被激活,诱发血压骤升
● 血管壁因高温而应激脆弱,更易破裂
● 高温也可能升高颅内压,加重原有出血
研究指出:2012–2015年国内研究显示,脑出血有夏季发病小高峰,且与高温、高湿和气压变化呈一定关联。
三、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间接风险不容小觑
脑外伤常因交通事故、跌倒等外力引发,与高温并无直接病因关联,但别忽略这些间接危险:
● 高温使人疲劳、注意力下降、判断力减退
● 中暑时出现意识模糊、步态不稳,增加跌倒风险
● 小脑功能受热损伤可能影响运动协调,进一步提高意外伤害概率
公共卫生提示:热浪期间老年人外出跌倒事件增多,尤其在户外湿滑地面或地铁站等区域。
总结:高温下的三种脑病风险速查表
高温防中风,记住这3点!
1. 避开热峰:每天10:00–16:00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烈日暴晒。
2. 合理补水:不等口渴才喝水,少量多次,忌喝冰水或含糖饮料。
3. 识别中风:“BE FAST”口诀牢记于心!
● Balance(平衡障碍)
● Eyes(视力模糊)
● Face(面部不对称)
● Arms(手臂无力)
● Speech(言语困难)
● Time(迅速就医)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