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8日发布 | 604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神经介入-狭窄
脑血管-动脉瘤
脑血管-自定义

【病例夹】郭宗培教授团队:颅内段次全闭塞开通转角遇到串联动脉瘤密网支架

郭宗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李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姚丽娜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简要病史





患者:女,62岁。


主诉:发作性右下肢无力半月余。


病情简介:患者半月余前走路时突发右下肢无力,伴头晕,持续10分钟后缓解。当地头颅MRA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门诊给予复查颈部CTA:左侧颈内动脉存在,纤细,可疑颈内动脉末端狭窄。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收入院。






术前影像





患者当时发病头颅MRA:左颈内动脉未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浅淡。


安贞医院颈部CTA:左颈内动脉纤细,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硬斑块。可疑右侧颈内动脉瘤。


术者思考方向:

该患者发病时右下肢无力,头晕10分钟,家属所诉症状更重,当时有意识短暂丧失。即时检查,颅内未见明显新发梗塞灶,但左侧未显影,左侧大脑中区域血流减少。门诊复查颈部CTA发现左颈内动脉显影,但明显变细,考虑几个方面:1、左颈内动脉远端闭塞未显影,左侧大脑中可能为前交通开放或后交通代偿。2、左颈内动脉再通,颈内动脉末端狭窄。3、左侧颈内动脉正常,肌纤维发育不良。4、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造影证实后,再议是否可同期处理。

综上所述,目前患者无症状,但左颈内动脉高度可疑末端重度狭窄,不可疏忽大意,遗漏重大问题,收入院造影予以证实。


DSA示:右颈内动脉串联动脉瘤。


后循环向左侧大脑中区域代偿好。


该患者左颈限流明显,超选造影:左颈内动脉C6远端次全闭塞。


左颈内动脉C6远端次全闭塞。


术前考虑:

该患者造影证实左侧颈内动脉末端次全闭塞,前交通未开放,大脑后前左侧大脑中区域代偿,故左侧颈内次全闭塞开通意义重大。给予加强及改善正向血流,右侧颈内动脉为串联动脉瘤,但血管纤细,拟给予球囊扩张后,全程血流导向装置覆盖。综上考虑,给予全麻下,两次手术同时处理,但优先处理左侧颈内动脉责任侧,改善血流后,再处理动脉瘤侧。积极术前准备。






手术过程





1.5mm×12mm球囊到位后,路图示远端血流完全受阻,第一次球扩;2.0mm×10mm二次球扩。


二次球扩后状态,给予放置EP4.0mm×23mm自膨支架覆盖病变侧,术后左侧颈内动脉正向血流明显好转,mTICI三级。


继续处理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


2.5mm×15mm球囊远近端两次扩张后,到位XT-27释放NUVA密网支架。


术后示,右侧动脉瘤覆盖满意,密网支架贴壁良好,左侧颈动脉支架亦显影良好。







术者思考





该患者术前右下肢一过性发作无力,头晕,后追问家属病史,诉患者当时不仅头晕,当时意识亦有明显丧失,这类患者门诊的颈部CTA示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大脑中动脉均显影,所以很容易漏诊,结合第一次MRA片子,高度怀疑左侧颈内动脉末端重度狭窄,后造影证实为更加严重的次全闭塞,但后循环向前代偿好,故后未再次发病。为避免后期再次重复发作,及更加严重的病情演变,给予提前干预,处理前向的正向血流。颈内末端涉及到“T”型分叉及眼动脉、脉络膜动脉,偶会干预到大脑中的豆纹和回返动脉,故双侧颈内动脉病变的处理及其复杂。该例患者优先处理左侧,1.5和2.0的小球囊给予球囊扩张后贴敷自膨支架,在球囊扩张时一定注意慢起慢落,并可根据术者习惯调整替罗非班的使用,本部位不建议使用球扩支架,风险略高。右侧的串联动脉瘤,术者认为C7的小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颈内动脉纤细,给予球囊扩张后,血流导向装置一并予以覆盖,改善其血流方向,使动脉瘤慢慢萎缩,定期随访,关注双侧病变恢复情况。






术者简介



郭宗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疾病中心专业组组长,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

北京神经科学会神经介入专业会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一届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高级会员

“丁香园”外科学专业审核专家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分会委员

九三学社成员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带一路”国家医疗队队长

研究方向:长期致力于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及介入栓塞、急性脑梗塞取栓、脑出血小骨窗开颅、颅脑创伤及危重症脑血管疾病等。尤其在急性脑梗塞取胜和破裂动脉瘤方面有独到造诣

李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神经病学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脑血管病一区住院医师

擅长方向:1、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治。2、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急性缺血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关键技术与流程改进研究”、卫健委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参与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急性大核心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影响因子IF=176.1);参与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丁苯酞联合血管再灌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结果发表在《JAMA Neurology》(影响因子IF=29.0)。

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SCI论文3篇,其中以共同作者在《STROKE》发表论文1篇。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泛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青年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姚丽娜

河北省涿州市第二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

河北省涿州市第二中心医院

中国志愿医生

河北省医师学会介入分会委员

河北保定市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保定市脑血流与代谢委员会委员

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

目前在北京安贞医院进修学习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