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发布 | 15阅读

帕金森用药效果变差了?别慌,我们聊聊“耐药”那些事

脑医咨询

脑医汇

对于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左旋多巴等药物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在疾病初期(我们常说的“蜜月期”)能非常有效地改善僵硬、震颤和行动迟缓。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朋友可能会发现:

“以前吃一次药能管4-5个小时,现在2-3个小时就没劲儿了。”

“身体状态像坐过山车,一会儿灵活自如(‘开期’),一会儿又突然僵住动不了(‘关期’)。“

“吃完药后,手脚会不由自主地乱动,像跳舞一样。”

当这些情况出现时,很多人心里会咯噔一下:“我是不是耐药了?”

image.png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让大家忧心忡忡的话题:到底什么是“耐药”?我们该如何判断?以及,有没有办法延缓它的到来?

PART 01
您经历的,真的是“耐药”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帕金森病治疗中,我们常说的“耐药”,和抗生素耐药那种“药物完全失效”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它更准确的描述是“运动并发症”,主要是指药物疗效的波动和副作用的出现。

所以,当您感觉药效不如从前时,很可能不是药物本身“不行了”,而是您的身体对药物的反应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疾病进展导致的。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运动并发症”?您可以对照以下几个常见信号:

1、“剂末现象”:

什么感觉?这是最常见的信号。就像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每次服药后,药效维持的时间变短了,在下一次服药前,帕金森病的症状(如震颤、僵硬)会提前再次出现。

简单自测:记录一下您每次服药后,大约多长时间会重新感觉到身体不适?如果这个时间间隔在缩短,那很可能就是“剂末现象”。

2、“开关现象”:

什么感觉?身体状态在“开”和“关”之间无法预测地快速切换。上一秒还活动自如(开期),下一秒可能就突然僵住,寸步难行(关期)。这种转换可能与服药时间没有明显关系,让人非常困扰。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不听使唤的电灯开关,自己随意切换。

3、“异动症”:

什么感觉?这不是症状的加重,而是一种药物副作用。通常在服药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时出现,表现为身体(如头部、躯干、四肢)不由自主地扭动、摇摆,像跳舞一样。

重要提示:异动症的出现,说明药物仍然有效,甚至可以说是“有效过头”了。这恰恰是需要调整用药方案的重要信号。

PART 02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帕金森病本身的进展。

早期:大脑中还有一部分能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它们像一个“蓄水池”,可以储存药物转化来的多巴胺,并平稳地释放,所以药效稳定。

中晚期:随着这些细胞的不断凋亡,“蓄水池”功能基本丧失。大脑完全依赖于您吃下去的药物来补充多巴胺。这样一来,血液中药物浓度的任何微小波动,都会直接反映在您的身体状态上,从而导致了“剂末”、“开关”等现象。

所以,请理解,这不是您的错,也不是药物的错,而是疾病进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过程。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如何智慧地管理它。

PART 03

有办法延缓和应对“耐药”吗?当然有!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但通过科学的策略,完全可以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出现,并有效管理已经出现的症状。这需要您和医生共同努力,打好“组合拳”。

重要提醒:以下所有策略都必须在神经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调整药物!

01
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精打细算”
  • 少量多次:将单次大剂量的服药方式,调整为单次剂量减小、服药次数增加的方式。比如,从一天3次改为一天4-5次。这样能让血药浓度更平稳,减少波动。

  • 添加“帮手”:在左旋多巴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其他类型的药物,比如COMT抑制剂(如恩他卡朋)或MAO-B抑制剂(如雷沙吉兰、司来吉兰),它们能延长左旋多巴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是应对剂末现象的得力助手。

  • 更换剂型:考虑使用左旋多巴的控释或缓释剂型,它们释放药物更缓慢,有助于维持更平稳的药效,尤其适合改善夜间或清晨的症状。

  • 把握时机:高蛋白食物(如肉、蛋、奶)会影响左旋多巴的吸收。建议在饭前30-60分钟或饭后1.5-2小时服药,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服。

02
坚持非药物治疗——“固本培元

药物是基石,但绝不是全部。非药物治疗是延缓“耐药”的另一大法宝。

  • 康复锻炼是“最好的药”:坚持规律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做康复操、游泳等,不仅能改善平衡和运动能力,还能提升大脑对多巴胺的利用效率,延缓功能衰退。

  • 保持乐观心态:焦虑、抑郁会显著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积极寻求家人支持,参与病友交流,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对稳定病情至关重要。

  •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03
探索先进疗法——“终极武器”

当药物调整和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不要灰心,现代医学还为我们准备了更先进的武器。

  •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通过在大脑特定核团植入电极,释放电脉冲来调节异常的神经信号。它能显著改善运动症状,减少药物用量,并有效控制异动症,是国际公认的晚期帕金森病有效疗法。

  • 药物输注泵:如十二指肠内左旋多巴持续输注、阿扑吗啡泵等,能将药物持续、平稳地输送到体内,最大限度地模拟大脑自身分泌多巴胺的状态,有效告别“开关”现象。

通过科学的药物调整、积极的康复锻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完全有能力管好这个甜蜜的烦恼,延缓它的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作科普用途。如需治疗,请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

本文来源:公众号“帕金森病友会”

图源:网络

 疾病百科——轻松了解帕金森病的科普知识

点击二维码,了解帕金森病的概况、诊断、治疗详情

图片

图片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帕金森病相关问题,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

图片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