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18日,东方脑血管病会议2025(OCIN 2025)暨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学术年会在中国上海召开。同时,OCIN 2025牵手世界神经介入大会(WLNC)联合办会,共同打造全球化脑血管病和神经介入交流的顶级盛宴。脑医汇-神介资讯在本届大会期间邀请多位国内外神介领域专家接受采访,采访报道将发布在神介资讯OCIN特别栏目。本期为大家带来WLNC创始执委、土耳其安卡拉Koru医院Saruhan Cekirge教授的采访报道,欢迎各位同道阅读,分享!
脑医汇-神介资讯:教授您好,欢迎您来到上海。此次WLNC与OCIN再度携手,您有什么新的感受吗?目前为止哪些手术直播令您印象深刻?
Saruhan Cekirge 教授
本次WLNC与OCIN携手,取得了圆满成功。WLNC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轮流举办会议,今年我们选择在中国与OCIN的主要组织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杨鹏飞教授及其团队合作开展会议,刘建民教授同时也是WLNC组委会的成员。本次大会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来自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Pedro Lylyk教授团队带来的经血管大型微导管硬膜下血肿引流术的全球首次直播演示,可谓极具突破性。此外,来自土耳其安卡拉的Isil Saatci团队带来的脑动静脉畸形(AVM)手术演示也展现出了精湛的技术水平。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为此次盛会带来了动脉瘤间接血流导向治疗的最新进展。能否介绍一下这种疗法的独特之处?其与传统血流导向技术有何差异?
Saruhan Cekirge 教授
事实上,间接血流导向技术并非仅适用于远端血管,对近端血管同样具有适用性。该治疗方法的独特性在于可从远端对动脉瘤实施干预。通常情况下,当某一血管发生动脉瘤时,临床上会在病变血管内植入血流导向支架。而间接血流导向技术则是将血流导向装置置于次级血管内,通过远距离的血流调控实现对动脉瘤的治疗,其本质是通过远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达到治疗目的。在本次会议上,我也向各位同仁们阐释了该治疗的操作流程。
脑医汇-神介资讯:Multiplug也是您深耕的技术领域之一,其通过多导管同步栓塞,显著提升了脑动静脉畸形(AVM)和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治愈率。能否介绍一下Multiplug血流控制技术的设计初衷和核心理念?
Saruhan Cekirge 教授
Multiplug血流控制技术的设计初衷,是用于AVM或DAVF栓塞过程中的血流控制。对于AVM,该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实现多支供血动脉的血流调控,并构建封闭的血流环境。正如本次会议上的AVM栓塞病例所示,这一技术为栓塞材料渗透至畸形血管巢创造了理想环境。对于DAVF,技术核心则聚焦于瘘口,该处的血流控制越充分,治疗的安全性越高,此即该技术的核心理念。
脑医汇-神介资讯:目前,Multiplug技术在神经介入领域的适应症范围如何?您认为该技术对行业技术革新的推动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Saruhan Cekirge 教授
在当前的神经介入领域,Multiplug治疗除了血管畸形外,暂未被广泛用于其他适应症。不过,该技术对于推动技术革新、催生新突破的影响,是一个颇具价值的议题。在此方面,我们亟需更多创新,例如性能更优、可控性更强、甚至可解脱的双腔球囊,Multiplug治疗的实现需要更多技术创新的支撑。
脑医汇-神介资讯:最后,再次感谢您来到WLNC&OCIN 2025现场参会。您还有什么想与神经介入领域的同道们分享吗?
Saruhan Cekirge 教授
神经介入领域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尤其是在血管内技术的支撑下,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若有人在十多年前提及现如今我们所开展的诸多突破性工作,例如通过极细的导管完成血流导向装置的置入,恐怕鲜少有人相信。总之,目睹这一新兴的国际化学科领域发展成一个引入入胜的研究与工作方向,着实令人赞叹。
土耳其安卡拉Koru医院
土耳其安卡拉Koru医院放射科神经放射学教授
WLNC创始成员、组织者;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学会(SIR)通讯成员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WFITN)、欧洲神经放射学会(ESNR)、欧洲心血管与介入放射学会(CIRSE)、欧洲放射学会(ECR)成员;脑血管研究和教育基金(CREF)董事会成员
点击上方图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