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5日发布 | 888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通桥•凤鸣麟出】麒麟FD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

李光亮

邓州市人民医院

陈俊儒

邓州市人民医院

王方艺

邓州市人民医院

顾建军

河南省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




CASE 0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性,67岁。


主诉:间断头晕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在我院行头颅MRI+MRA检查示:桥脑、双侧基底节及双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部分陈旧性);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局部稍膨隆,考虑动脉瘤可能;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局部狭窄;基底动脉及左侧椎动脉狭窄。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伴动脉瘤。


既往史:高血压、脑梗病史。


影像信息




左侧大脑中动脉造影以及测量


术前测量:近端血管直径2.5mm,远端血管直径2.1mm;选择直径2.5mm直径支架;长度远端锚定分叉处,近端避开左侧大脑前动脉;需精准释放。


手术方案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考虑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瘤伴严重狭窄,如行普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可能导致大脑中动脉穿支闭塞的风险极大,建议行密网支架置入术,患者家属表示理解,遂行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导向置入术+左侧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术


术中器械



  •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25-15

  • 21系统微导管

  • 6F 115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 6F 长鞘

  • 通桥白驹®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2.25*10mm

  • 通桥×海思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 0.014'' 2m标准版

  • 0.014" 300 微导丝


手术过程




微导丝以及微导管到位。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2.5*15mm输送到位。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定位:输送支架到达支架微导管远端,缓慢回撤支架微导管使支架头端打开呈“V”型,整体回撤支架系统进行锚定。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释放:支架前端1/3处采用稳定支撑系统逐步缓慢给张释放支架,使支架前端充分打开,并与血管壁充分贴合。


300mm导丝交换,通桥白驹®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2.25*10mm后扩狭窄。


通桥白驹®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扩张后,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形态。


术后造影:支架贴壁,远端血流完好。


术后CT支架成像




CASE 02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性,55岁。


主诉:以“间断头懵2天余”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2天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头懵,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抽搐、大小便失禁,门诊MRA检查见右侧大脑中脑动脉瘤,遂以“脑动脉瘤”收住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和脑梗塞8年余。


查体:神志清,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肢体肌力5级,双下肢巴斌斯基征阴性。


影像信息




术前造影


术前测量:近端血管直径2.3mm,远端血管直径2.5mm;选择直径2.5mm直径支架;长度远端锚定分叉处,近端避开狭窄处;需精准释放。


治疗策略





➢ 初步诊断

1、右侧大脑中脑动脉瘤

2、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

3、多发性脑梗死

4、高血压1级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手术方案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行全脑血管造影备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导向置入术+右侧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术,术中见右侧大脑中动脉瘤以及右侧大脑中重度狭窄,充分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建议行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导向置入术+右侧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术,患者家属表示理解,签字同意手术方案。


术中器械



  •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25-10

  • 21系统微导管

  • 6F 115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 6F 长鞘

  • 通桥白驹®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2.0*15mm

  • 通桥×海思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 0.014'' 2m标准版

  • 0.014" 300 微导丝


手术过程




微导丝以及微导管到位。


交换导丝后,通桥白驹®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2.0*15mm到位,于狭窄处扩张。


通桥白驹®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扩张后狭窄处形态。


微导丝以及微导管到位。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2.5*10mm输送到位。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定位:输送支架到达支架微导管远端,缓慢回撤支架微导管使支架头端打开呈“V”型,整体回撤支架系统进行锚定。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释放:支架成U型,其远端将开始张开并贴壁,前推微导管保持张力,缓慢推送支架呈U型,此时实现支架远端锚定。


握住微导管,轻推送导丝,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继续展开,保持微导管张力与前推支架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支架缓慢而稳定的释放,必要时,收回系统,卸除系统蓄积的张力。


术后造影:支架贴壁,远端血流完好。


术后CT支架成像。




术者简介





李光亮

邓州市人民医院

  •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院长助理

  • 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委员

  •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高级访问学者

  • 河南省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

  • 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与重症分会第二届委员

  •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外科重症分会第一届专科分会委员



陈俊儒

邓州市人民医院

  • 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 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专业,曾在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进修学习脑血管介入,擅长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介入取栓术、脑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以及高血压脑出血、颅脑损伤等各种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王方艺 

邓州市人民医院

  • 中共党员,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 曾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熟悉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危重症病人的管理,熟练掌握神经外科诊疗常规及危重病人治疗方法,擅长脑血管病的内科防治和介入治疗 (如脑血管造影、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颈动脉和颅内血管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栓塞等) ,以及各种急重型颅脑外伤、颅骨缺损、脑积水等基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手术指导





顾建军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神经外科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

  • 河南省卫健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神经外科)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修复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脑卒中学会理事,河南省脑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介入分会委员

  • 擅长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低流量和高流量颅内外血管重建以及颅内动脉瘤夹闭等脑血管外科手术治疗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