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至18日,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在天津成功举行。5月18日,胶质瘤病例分享讨论会顺利举办,并获得了全国广大神经外科医生同道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共14位优秀医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胶质瘤病例分享。
来自贵黔国际总医院的汪剑涛医师带来《幕上脑实质巨大室管膜瘤切除》。他介绍道,巨大室管膜瘤手术需注重术前评估和术中操作,术中采用导航和超声定位,确保肿瘤边界的准确切除,而术后则复查CT和MRI,确保肿瘤切除干净。
该手术体现了En bloc理念,但患者为青年女性,应不仅满足于影像学、细胞学或组织学的全切,更要找到功能全切与肿瘤切除之间的平衡点。
病例展示
专家点评
毛庆教授:
该病例诊疗过程规范完整,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一是术前应补充认知功能评估,以便更全面判断病情;二是顶叶功能评估需更细致,特别是实用功能,目前该领域评估仍不足,应纳入术前检查以提升术后生活质量;三是胶质瘤切除应平衡影像学全切与功能保护,适当扩大切除范围,追求功能全切理念。
吕中强教授:
这是一例非常标准且经典的顶叶胶质瘤切除手术。术前评估较为全面,包括多模态影像评估,整体较为规范。该病例中肿瘤的浸润性并不明显,术中通过锐器精准打开蛛网膜界面,严格沿着脑沟入路,成功完整切除了肿瘤,且未扩大切除范围,保留了脑回等重要结构。在顶枕结合处,脑回相互交叉,难以分出明显脑沟,但手术仍处理得当。如果技术熟练,术中B超和荧光可能都不需要,直接沿解剖边界切除即可。不过,对于一些浸润性较强的肿瘤,仍需适当扩大切除范围,以确保不影响主要功能,这对患者更有益。手术整体完成得很好,只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即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