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cation(地点)
Team(手术团队)

Patient(患者)
Background(手术背景)
● 患者为34岁男性,因车祸被送入当地医院,GCS评分为8分。头颅CT显示双侧额叶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分离性颅骨骨折。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逐渐改善,尽管存在持续性脑脊液鼻漏。三周后,患者突发头痛,CT显示右侧额叶再出血,脑血管造影发现右侧大脑前动脉假性动脉瘤(图1)。入院时,患者意识模糊,脑脊液鼻漏难以控制。由于颅底骨折较大,导致脑组织疝出和脑脊液漏,因此需要进行动脉瘤的闭塞和颅底重建手术。
●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多因钝性伤引起,较为罕见,常累及前循环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动脉瘤壁较脆弱且被血肿包裹,增加了手术分离的难度。鉴于创伤性动脉瘤常伴颅底骨折,必要时需联合进行前颅底重建和硬膜修复,尤其在脑脊液漏存在时,这一点至关重要。血管内治疗存在术后复发的风险,且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支架植入可能会阻碍进一步的脑脊液漏修复。

图1:术前影像学检查。A:CT显示脑出血和脑挫伤;B:颅底CT扫描显示多处颅骨骨折;C:CT显示再次出血;D:右侧颈内动脉造影3D重建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假性动脉瘤。

Technique(技术)
Procedure(手术过程)
1.体位与切口:患者仰卧位,头后仰10°,双冠状切口开颅,骨瓣移除后暴露额窦。
2.额窦处理与清创:清除额窦内凝胶状病变组织,过氧化氢及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完全切除后壁窦口,自体脂肪填充窦腔以隔离感染风险。
3.硬脑膜切开与动脉瘤暴露:弧形切开硬脑膜,分离前纵裂,暴露右侧ACA A2段动脉瘤。动脉瘤被纤维化血肿包裹,直径约10mm,邻近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4.动脉瘤修复与夹闭:切除部分瘤囊并缝合缩小瘤体,采用“包裹夹闭”技术*封闭瘤颈。术中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确认载瘤动脉通畅性。
5.颅底重建与硬脑膜修补:自体筋膜缝合修补硬脑膜缺损,腹部脂肪填充加固,实现水密性封闭。
备注: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可能具有由增生性纤维组织构成的厚壁和瘤颈。直接夹闭可能会撕裂瘤颈或损伤载瘤动脉。可以采用包裹夹闭技术来闭塞动脉瘤。
点击二维码查看手术视频

Outcome(结果)
Review(手术复盘)
● 患者在没有进一步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出院进行康复治疗。在5个月的随访中,他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量表为28分,影像学检查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无动脉瘤复发,血管通畅,其供血区域无梗死(图2)。

图2:术后影像学检查。A:Masson染色显示纤维组织和机化良好的凝块帽;B:MRI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无梗死或出血;C:CT血管造影3D重建显示载瘤动脉通畅。
●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在亚急性阶段可能具有较厚的动脉瘤壁,这使得显微外科修复成为可能,同时存在的颅底骨折和脑脊液鼻漏会使治疗复杂化,需要谨慎考虑。
REF:Chen K, Hu P. How I do it?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 Acta Neurochir (Wien). 2025;167(1):153. Published 2025 May 24. doi:10.1007/s00701-025-06540-5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病例夹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文献速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