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日发布 | 903阅读

NSSS|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团队——2级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

孙时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鲍恩萌

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由论文原创团队投稿

点击查看原文


引用本文


Bao E, Wang K, Gao D, Luo B, Liu A, Sun S. The Role of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Grade 2 Meningioma. Neurosurgical Subspecialties. 2025;1(1):11-19. doi: 10.14218/NSSS.2024.00002.




研究背景和目的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脑膜瘤依据特定的组织学标准分为三个级别:WHO 1级(良性)、WHO 2级(非典型)和 WHO 3级(恶性)。在2016年的WHO分类中,脑侵袭被列为诊断WHO 2级(非典型)脑膜瘤的独立标准。这一分类修订显著增加了2级脑膜瘤的发病率。


2级脑膜瘤即使在全切后,仍表现出明显的复发倾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残留或复发的2级脑膜瘤,但放射外科在2级脑膜瘤治疗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明确。这种不确定性源于肿瘤的异质性、复杂的治疗史、样本量小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对2级脑膜瘤诊断标准的多次修订。在本研究中,为阐明伽玛刀在治疗2级脑膜瘤中的作用。我们评估了伽玛刀治疗2级脑膜瘤的长期疗效,并分析了影响肿瘤控制的因素和复发的模式。




研究方法和结果



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我们纳入了70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2级脑膜瘤患者。肿瘤复发分为局部复发(照射野内肿瘤进展)、边缘复发(肿瘤照射野外复发,但在瘤腔内或紧邻瘤腔的区域)和远处复发(肿瘤照射野外复发,在远离瘤腔或既往肿瘤的区域)。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了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


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范围:8-132个月),末次随访时22例患者有照射野内肿瘤进展,29例患者有照射野外肿瘤进展。1年、3年和5年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2%、73%和65%。1年、3年和5年的边缘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4%、63%和56%。1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7%、51%和44%。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9%、88%和77%。多发病变和多次既往复发与照射野边缘肿瘤控制和无进展生存负相关。多发病变和周边剂量≤13 Gy与局部肿瘤控制不良相关。4%的患者发生与辐射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图1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比分析:(a)无进展生存期PFS(p=0.008)和(d)总生存期OS(p<0.001)的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比较结果;(b)PFS曲线(p=0.01)对比三组治疗方案:第1组(初始手术后残留肿瘤的辅助治疗)/第2组(首次复发肿瘤的挽救治疗)/第3组(多次复发肿瘤的挽救治疗);(c)OS曲线显示年龄≤51岁与>51岁患者的生存差异(p=0.005)。注:OS=总生存期,PFS=无进展生存期。



图2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

(a) 局部控制率(p=0.002)和(c) 边缘控制率(p=0.003)的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比较结果;

(b) 局部控制率的边缘剂量≤13Gy与>13Gy比较(p=0.002);

(d) 边缘控制率(p=0.005)的三组治疗方案比较:第1组(初始手术后残留肿瘤的辅助治疗)、第2组(首次复发肿瘤的挽救治疗)和第3组(多次复发肿瘤的挽救治疗)。




总结和展望



我们的结果支持伽玛刀是治疗2级脑膜瘤的合理选择,能够有效的控制野内肿瘤。应考虑给予较高的周边剂量,以实现更好的野内肿瘤控制。2级脑膜瘤常见野外进展,特别是对于多次复发的肿瘤或多发肿瘤。对于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研究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如扩大照射靶区包括瘤腔、脑膜尾征,或联合适形放疗。未来脑膜瘤分子分类的发展,可能更好的分层2级脑膜瘤的异质性,区分不同的侵袭亚群,改善2级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策略


本文“The Role of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Grade 2 Meningioma”在期刊Neurosurgical Subspecialties上发表。

投稿:2024年9月20日;修回:2024年11月19日;接受:2024年11月25日;上线:2024年12月17日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xiahepublishing.com/3067-6150/NSSS-2024-00002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孙时斌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垂体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多学科整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专家;

● 1994年起就开始从事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良恶性肿瘤、脑血管畸形及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是国内最早一批的专业放射外科医生之一,2015年曾于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进行短期进修并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培训。



第一作者


鲍恩萌

● 硕士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治医师。


 NSSS简介



期刊简介


Neurosurgical Subspecialties (NSSS, eISSN: 3067-6150)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官方期刊,由Xia & He Publishing Inc.(华誉出版社)出版。本刊旨在为神经外科领域的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囊括所有神经外科亚专科学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发表经过同行评审的高质量原创研究、专家综述、观点、评论、病例报告和信稿等。



期刊主题


NSSS的收录范围涵盖神经外科学有关的所有亚专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 颅脑损伤

● 脊柱脊髓神经外科

● 脑血管病

●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 神经肿瘤

● 神经内镜技术临床应用

● 小儿神经外科

● 周围神经疾病

● 功能神经外科

● 神经重症

● 神经外科亚专科护理学



主编介绍


赵洪洋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武汉



潘伟生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

中国,香港



主办单位



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由我国著名显微神经外科专家朱贤立教授创建。2005年以来,赵洪洋主任及姜晓兵主任带领科室先后成立了神经肿瘤、伽玛刀、脑血管病、脊柱脊髓、颅底内镜、功能、小儿神经、神经重症与创伤等十大亚专科。迄今为止,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是全国为数不多具备十大亚专科的科室,特别是神经肿瘤、内镜颅底、功能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伽玛刀和脑血管病等亚专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国家“十一五”规划子课题3项,获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资助(1700万),省级重大专项1项,省部级课题27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欢迎投稿


期刊网站:

https://www.xiahepublishing.com/journals/nsss


投稿网址:

https://www.publinexh.com/nsss/submit


期刊邮箱:
nsss@xiahepublishing.com 张世炳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