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医学挑战。近日,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制药”)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药1类创新药——OAB-14干混悬剂传来关键进展,其针对轻至中度AD的Ⅱa期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251920)正式通过国家药品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公示,标志着国产AD治疗药物向病理机制干预迈出实质性步伐。
研发时间线:从临床批件到Ⅱa期的稳步推进
OAB-14干混悬剂是一类全新作用机制的抗AD候选药物,能显著减少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降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同时,保护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及突触结构与功能。其研发遵循科学严谨的路径,关键节点如下:
- 2023年1月:新华制药获国家药监局颁发临床批件,正式开启人体试验阶段;
- 2023年3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通过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系统观察健康成年受试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OAB-14干混悬剂在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为Ⅱ期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华鲁集团)
- 而近日公示的正在进行中的“评价OAB-14干混悬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Ⅱa期临床试验”,是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唐毅教授牵头下,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等17家权威医疗机构同步开展。试验设置0.2g与0.4g两个剂量组,用药周期为26周,并将根据中期数据决定是否延长至52周,全面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科学设计:多维度指标评估治疗潜力
该Ⅱa期临床试验以临床疗效与机制探索为双重核心,设置多层次研究目标:
- 核心疗效指标:通过CDR-SB评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总和量表)与阿尔茨海默病协作研究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ADCOMS),量化评估药物对AD患者疾病进展的控制效果,聚焦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 病理机制验证:借助Aβ PET成像技术监测脑内淀粉样斑块负荷变化,结合脑脊液及血浆中的生物标志物(如Aβ 42/Aβ 40比值、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纤维丝轻链[NFL]等),深入分析药物对AD病理进程的干预作用。
- 安全性与药代动力学:全程监测不良事件、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并动态追踪血浆中药物浓度(Cmax、Tmax、AUC等)及脑脊液药物分布,为剂量优化与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受试者招募:精准定位轻至中度AD人群
试验面向50-85岁(含边界值)轻至中度AD患者,入选标准包括:
- 有研究伙伴(定义:能够在研究期间为研究参与者提供支持且每周陪伴至少10小时的人员)能够帮助患者参与研究全过程,研究伙伴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 符合AD源性MCI、轻度AD或中度AD的诊断标准;
- 筛选和基线时,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0.5分且≤2分;
- 筛选和基线时,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4分且≤26分;
- 筛选前3个月内或筛选时淀粉样蛋白(Aβ)PET成像或CSF Aβ 42/Aβ 40显示脑淀粉样蛋白病理学改变呈阳性;
- 研究参与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并且能够遵守所有的试验要求;
- 使用稳定AD症状的或其他影响认知的药物者需在随机分组前使用至少3个月。
排除标准涵盖药物过敏、严重脑损伤、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妊娠等可能干扰试验的健康状况,具体如下:
- 已知或疑似对试验用药品或其中任一成分过敏者;
- 筛选时MRI检查显示显著局灶性病变,有下列之一者:
①关键部位如丘脑、海马、内嗅皮质、旁嗅皮质、角回、皮质和皮质下其他灰质核团有梗死灶;
②脑白质损害Fazekas Scale分级=3。研究者判定不影响认知和功能的局灶性病变除外;
- 筛选前5年内有恶性肿瘤病史者,非转移性皮肤基底细胞癌和/或鳞状细胞癌、原位宫颈癌、非进展性前列腺癌或其他复发或扩散风险低的癌症除外;
- 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者:血管性痴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克-雅氏病、亨廷顿舞蹈症和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脑外伤性痴呆、其他理化因素(如药物中毒、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重要的躯体疾病(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等)、颅内占位性病变(如硬膜下血肿、脑肿瘤)、内分泌系统病变(如甲状腺疾病)以及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其他任何已知原因引起的痴呆;
- 现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包括中风、视神经脊髓炎、帕金森病、癫痫等);
- 精神病患者,根据DSM-V标准,包括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双向情感障碍、重度抑郁或谵妄;
- 有QT间期延长综合征病史者;
- 筛选时存在异常的实验室指标者:ALT和/或AST>正常值上限2.5倍、或甘油三酯>5.6 mmol/L者;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且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阳性且HCV-核糖核酸(RNA)阳性、或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或梅毒史螺旋抗体阳性者;
- 需要进行ApoE基因型检测但不同意进行检测者;
- 在试验期间计划进行手术者;
- 筛选前1年内,有药物滥用史、或使用过毒品者;
- 当前或之前使用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Aβ单抗类药物;
- 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过任何药物临床试验并使用试验药物者,或者筛选前尚在药物5个半衰期以内者(以时间更长者为准);
- 筛选期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血清妊娠检测为阳性者;
- 不同意在试验期间至试验用药品末次给药后3个月内采取方案规定的避孕措施者;
- 存在MRI、PET禁忌者,或对florbetapir F18过敏者;
- 其它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试验的情况。
行业意义:填补国产AD治疗药物空白
目前全球AD治疗以对症缓解症状为主,尚无药物能有效逆转疾病进程。新华制药的OAB-14干混悬剂通过干预Aβ沉积这一关键路径,有望突破现有治疗瓶颈。若Ⅱa期试验成功,将为后续Ⅲ期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推动药物早日进入临床应用,为国内超千万A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公众可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查询试验进展。随着国产药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OAB-14干混悬剂的临床启航标志着我国在AD治疗领域从“症状管理”向“病理干预”的重要跨越,期待其为全球抗AD研发贡献中国方案。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