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7世纪的荷兰黄金时代,我们如今以严谨的科学范式、伦理规范和技术赋能为特征的解剖课还未成型。当时的解剖教学虽已萌发现代医学的知识性内核,却并未局限于学术圈层,而是一场融合科学探索与公众猎奇的社交盛事。这类活动通常在专门的剧场式讲堂举行,医学生、同行医师与普通民众只需付费即可入场,甚至对观礼着装都有着精致考究的要求。
彼时,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立下明确规定:每年仅举办一次公开解剖,且解剖对象必须为被处决的罪犯尸体;更特别的是,每隔5到10年,行会就会委托画家创作一幅肖像画,将这一兼具医学学习与公众展示属性的场景永久定格。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欧洲艺术巨匠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1669)于1632年创作了早期杰作——《尼古拉斯·图尔普医生的解剖课》(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当时,年仅26岁的伦勃朗初到阿姆斯特丹便接到了行会的大型委托,绘制了这幅描述城市官方解剖官尼古拉斯·图尔普(1593-1674)讲解手臂肌肉组织的解剖情景。

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现藏于荷兰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1606-1669)

图尔普书中对黑猩猩的描述和插图可能是欧洲出版的首篇关于此类动物的记载

欢迎点击二维码探索【神外轶事绘】姊妹篇
【神外历史上的今天】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