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专利公布号
CN119818723A
02
专利公布日
2025-04-15
03
专利申请人
西安蝾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04
专利发明人
王昕、康鹏、张凯悦、马倩、段丹丹
05
背景
硬脑膜,也称为硬膜,是由纤维组织组成的围绕颅内和脊髓神经结构的连续胶原片,是包围中枢神经系统的最外层脑膜,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有效的保护,防止对颅骨和脊柱造成感染或创伤。硬脑膜缺损会导致脑脊液持续泄漏,可能会引发颅内感染、脑膨出和癫痫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此外,人体硬脑膜是高度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化膜,其血管系统在诸如硬脑膜血肿、脑膜炎等各类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意外创伤、肿瘤切除和开颅手术等原因造成硬脑膜创伤的事件不断发生,并且发生频率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寻找有效的硬脑膜修补材料,改善硬脑膜创伤修复效果是当前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硬脑膜修补材料对于重建硬脑膜完整性,保护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泄露、颅内感染、脑膨出和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十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神经外科工作者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硬脑膜修复材料。目前,用于硬脑膜修复的材料有自身组织、同种异体材料、异种材料、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自体筋膜组织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和不发生免疫排斥等优点,但是需要进行手术从身体其他部位提取,来源较为有限,并且可能会引发其他创伤;同种异体组织多为冻干人硬脑膜,具有正常人体硬脑膜的微结构,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但是材料来源有限,并且具有潜在的病毒感染风险,可能会引起克雅氏病,但受限于来源有限、取材困难、手术操作复杂以及潜在病毒风险等原因,上述2种材料已开始慢慢地退出硬脑膜修复材料的舞台。异种材料包括牛膜、猪膜和羊膜等,具有一定的伸展性和弹性,可以完整修补硬脑膜,防止脑脊液泄露。Costa等研究表明新型牛胶原膜材料对于硬脑膜修复具有防止脑脊液泄露等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和同种异体修补材料来源有限的问题,但是这类异种材料具有一定排斥,可能会引起异物反应,并且溯源难度较高;如公布号为CN112915260,CN110327135,CN1037275或CN111110920的专利文献记载。人工合成材料主要通过合成高分子加工得到,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和机械性能优异等优势。1990年Sakas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聚氨酯类聚合物为原料的硬脑膜植物体内后的修复效果,虽然该硬脑膜具有一定封闭性能,但存在不可降解和导致炎症反应等问题,如专利公布号为CN107596448的专利申请记载。
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降解、防粘连的人工合成硬脑(脊)膜补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较简单,制备效率较高,产品具有与胶原蛋白相似的天然三维结构,所获得补片具有双层结构、优良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能显著促进受损脑膜组织再生、具备防粘连和可生物降解性能、易于存储、消毒和术前准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解、防粘连的人工合成硬脑(脊)膜补片,具有双层结构、柔韧性佳、力学性能和组织相容性良好、能显著促进受损脑膜组织再生、具备防粘连和可生物降解性能、补片柔软有韧性,可任意弯曲、折叠、裁剪,形状和尺寸易调控,易于存储、消毒和术前准备,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造成本较低。

可降解、防粘连的双层硬脑膜补片结构示意图:包括粗糙面1和光滑面2;粗糙面所在的粗糙层经静电纺丝制备,使用时朝向颅骨侧,用于支撑自体硬脑膜细胞的生长、迁移、增殖和分化,促进自体硬脑膜再生,且吸水凝胶化后产生组织粘合效果以提高封闭致密性;光滑面所在的光滑层交联固定于粗糙层上,使用时朝向脑组织侧,用于防止脑脊液渗漏、防止脑组织粘连,且可缝合。
07
专利文献
请点击二维码查看
点击左侧二维码
进入风向标专栏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