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发布 | 172阅读
脑肿瘤-脑转移瘤
功能-疼痛

【神外早8点 手术有新译】MRgLITT中脑切开术缓解转移性黑色素瘤顽固性疼痛(首次报道)

脑医汇

达人收藏


Location(地点)

Team(手术团队)


法国亚眠/亚眠大学医院


Patient(患者)

Background(手术背景)


● 患者为47岁男性,患有转移性黑色素瘤,出现严重且难以治疗的疼痛。尽管进行了多种治疗干预措施,包括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阿片类药物、氯胺酮和局部麻醉药,疼痛控制仍不理想。患者的黑色素瘤进展不佳,导致右侧颈部下方、右侧上肢以及右侧胸腹部出现多处不典型的皮下炎症性和疼痛性病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持续超过7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鉴于疼痛的难治性以及处于姑息治疗阶段,术者团队计划采用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热疗(MRgLITT)中脑切开术。

● 立体定向中脑切开术是一种用于切断脊髓丘脑痛觉传导通路的神经外科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疼痛。


Technique(技术)

Procedure(手术过程)


1.术前规划:患者接受高分辨率MRI检查(3D-T1、3D-SWAN、DTI),并辅以薄层CT扫描。这些数据被整合到ROSANA规划软件(Zimmer Biomet)中,用于确定目标坐标,精确定位脊髓丘脑束在进入丘脑前的位置。


2.立体定向框架固定与靶点定位:在局部麻醉下,将Leksell G型立体定向框架固定于患者头部,ROSA机器人平台辅助钻孔(3.2mm)。随后,通过机器人微驱动装置将微电极(microTargeting model 22670)植入目标区域,并在50赫兹、最高2.5伏的条件下进行宏观刺激测试,分别在靶点上方3mm、靶点处以及下方3mm处进行测试,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确认电极放置位置理想。


3.激光导管置入:将微电极替换为激光导管(Visualase 1.65mm,带有3mm激光扩散尖端),确保治疗范围的同时保护关键结构。通过平板CT反复成像验证导管位置。


4.MRgLITT:在全身麻醉下,将消融探针连接至MRgLITT工作站。获取基线热成像图后,划分六个安全区域以监测消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采用逐步递增的方式,分别以1.0瓦、1.5瓦和2.0瓦的功率各持续2分钟进行热能传递,并在每次传递后给予组织冷却间隔。实时热图引导形成直径约5mm的球形消融区域,确保脊髓丘脑束完全受损(图1)。自动安全切断装置防止过度加热,消融后成像确认病变区域清晰且未损伤邻近结构(图2和3)。


图1:磁共振引导MRgLITT中脑切开术过程中的影像学表现


图2:中脑切开术后4天的MRI图像。A: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显示高信号病变,提示存在限制性扩散。B:表观扩散系数(ADC)图显示中央高信号被低信号环包围,提示中央坏死伴有周围水肿。C: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 FLAIR)序列显示病变呈高信号,并伴有周围水肿。D:梯度回波T2*-加权(T2*-GRE)序列显示几个中央低信号,提示病变中心有出血性沉积。E:T1加权(T1 W)序列显示病变内有轻微低信号。F:钆剂增强T1加权(T1 W+Gd)序列显示低信号病变,无对比剂增强,与非增强T1序列的发现一致。


图3:钆剂增强T1加权MRI图像(T1 W+Gd),用于增强显示神经结构。左侧丘脑以青色突出显示,该区域的神经纤维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追踪技术进行描绘和可视化。


Outcome(结果)

Review(手术复盘)


● 术后患者疼痛显著减轻,VAS评分从大于7降至小于3。通过在对称身体部位使用冰管和热刺激来评估温度感知能力,未发现热感知能力的缺失,说明术后感觉辨别能力得以保留。阿片类药物及辅助药物用量大幅减少,且未观察到任何神经功能缺陷。遗憾的是,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因癌症进展去世。

● 本病例突出了MRgLITT中脑切开术在管理难治性恶性疼痛方面的潜力。与传统技术相比,MRgLITT具有实时成像引导和精确病灶定位的优势,且侵入性较小。MRgLITT能够靶向特定的疼痛传导通路且无全身影响,使其成为治疗局部难治性疼痛的理想选择。未来的研究应评估该技术的长期结果和更广泛的应用。

REF:Aubignat M, Constans JM, Ouendo M, et al. MR-guided Laser Interstitial Thermal Therapy mesencephalotomy for medically intractable malignant pain. Acta Neurochir (Wien). 2025;167(1):132. Published 2025 May 2. doi:10.1007/s00701-025-06544-1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病例夹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文献速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