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发布 | 968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脑血管-自定义

DCwire Solo|“微构”设计DCwire®微导丝联合TRUST技术经桡建立通路行左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开通

李秋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齐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达人收藏

















1分钟速通1个病例,轻松掌握“微构”设计神经微导丝在颅内复杂通路建立中的应用要点。




病例信息


DS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3D造影:左侧大脑中动脉M1中远段闭塞,远端血管直径1mm,近段血管直径1.6mm。


通路建立




经右桡动脉穿刺置鞘,采用TRUST技术6F 105cm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3段,V18导丝内支撑,行正侧位及3D造影,选择工作角度后再次造影。







DCwire®微导丝成袢带17F微导管通过闭塞段。







留置300cm DCwire®微导丝,送入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 1.5*15mm至闭塞段,扩张球囊至6ATM。



术后造影



术毕即刻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再通,远端血流明显改善。


术者体会


此例左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应用神经微导丝完成通路建立:

1

微导丝可快速顺利沿真腔通过病变,减少对病变附近斑块的激惹,到达远端血管。

2

远端具有一定的柔软安全性,保证导丝更小程度几率的损伤血管,成功从真腔内穿越。



该病例难点在于将微导丝通过闭塞段过程中,避免穿出血管或进入假腔形成夹层。我们选用了标准版DCwire®微导丝,该款导丝操纵性好,塑形保持能力强,轻松引领微导管穿越闭塞段到达远端真腔内,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手术指导


fetch_url.png


李秋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神经外科执行主任,综合介入平台主任。

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一届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委员会督察专家;厦门市医学会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厦门市医学会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委员、《神经介入资讯》编委等。



术者简介


fetch_url (1).png


齐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卒中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

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主持省部级、市级课题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5篇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