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path®
引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智强教授,分享病例“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巨大动脉瘤”两例。
关键词:“原位释放,化繁为简”
▶ 通体显影
采用钴铬合金,48/64编织结构,铂钨丝与钴铬丝1:3混编,更容易判断释放点和锚定位置
▶ 原位释放
支架头端无包裹,操作更简单
▶ 最全型号规格
涵盖 2.5-6.0mm 标称直径,最长70mm长度规格
▶ 独家P型号
专为多穿支血管部位设计
▶ 适应症广泛
适用于前循环和后循环相关节段血管、大型/巨大型、中型、小型、囊状和梭形的动脉瘤,能够帮助患者解决更广泛的疾病问题。

病例一: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巨大动脉瘤
Repath®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56岁。
现病史:患者因“突发头晕1天”入院。头晕呈持续性,伴有视物旋转,改变体位时症状加剧,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无肢体麻木及活动障碍。站立时症状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完善初步检查后,以“动脉瘤、冠心病?”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健。自诉活动后感觉累且喘粗气,否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重大外伤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T 36.8℃,P 80次/分,R 18次/分,BP 144/82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言语流利,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向灵敏,双眼球各方向活动正常,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正常。四肢肢力、肌张力正常,肱二三头肌反射,腹壁反射正常。痛、温、触觉正常,跟-膝-胫试验稳准。指鼻试验稳准,巴氏征阴性 ,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 2025-03-29(门诊)结果显示:总蛋白85.45g/L↑,镁:0.67mmol/L↓,总胆固醇:5.3mmol/L↑,红细胞数目:5.54×10^12/L↑,血红蛋白156.00g/L↑,红细胞压积46.9%↑,血小板分布宽度7.30fL↓,大血小板细胞比率10.5%↓;血糖、肾功、A2均未见明显异常。
· 2025-03-29(门诊)颈动脉彩超示:双侧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 2025-03-29(门诊)颅脑MR示:右侧脑内异常信号影;右侧颈内动脉远端膨起。
· 2025-03-29(门诊)颅脑CT示:右侧脑内稍高密度影。
· 2025-03-29(本院)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率,心率77次/分,异常QRS心搏(异位早搏可能),逆钟向转位,可能是异常心电图。
· 2025-03-29(本院)心脏彩超示:肺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增快,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Repath®
术前影像
脑动脉DS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5床突段动脉瘤。






右侧床突段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为1.8mm,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为5.2mm,瘤体宽13.1mm,瘤体最大宽度21.8mm。



Repath®
术前讨论
· 术前诊断:右侧颈内动脉C5床突段动脉瘤。
· 手术预案:动脉瘤较大,且载瘤动脉远近端血管相差较大,已充分告知家属病情,拟采用2枚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术,提高动脉瘤治愈率。
· 术前药物准备:双抗(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准备了一周)
Repath®
手术耗材
· 久事神康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FD-5.0-45、FD-5.0-35
· XT-27微导管
· 8F 导引导管
· 远端通路导管
· 微导丝
· 弹簧圈
Repath®
手术过程
通路建立:患者于仰卧位,全身麻醉后,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微导丝在动脉瘤内顺利找到流出道,成功建立治疗通路。

微导丝上高至大脑中远端,支架微导管沿导丝到达血管远端,导丝撤回。

微导丝带微导管上高

微导管到位
弹簧圈致密填塞

填入第一枚弹簧圈

弹簧圈致密填塞
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FD-5.0-45到位:
Repath®到达大脑中远端,开始缓慢释放,血管弯曲处稍微增张释放立即完全打开,尾部越过瘤颈到满意位置,造影显示支架打开贴壁良好,释放完成。

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FD-5.0-35到位:
Repath®到达满意位置后,开始缓慢释放,头端打开贴壁良好。

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体部释放,过弯处同样给予增张减张释放,立即完全打开,全程显影良好,打开贴壁良好,微导管上高回收Repath®推送导丝入中间管撤出体外。
Repath®
术后影像
即刻造影:术后颅内正、侧片,远端血流良好,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




术后颅内全景片,远端血流良好,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
病例二:右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巨大动脉瘤
Repath®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42岁。
现病史:始于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轻度头痛伴头胀,未到医院诊疗,1年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伴右侧上肢麻木,半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头晕程度较前稍加重,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颈部联合CTA及DSA发现右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巨大动脉瘤等,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日来我院神经介入科就诊。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疾病病史,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病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计划免疫接种。无手术、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T 36.5℃,P 76次/分,R 19次/分,BP 121/83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型匀称,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正常面容,表情自如,查体合作。
辅助检查:无
Repath®
术前影像
脑动脉DS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巨大动脉瘤。



右侧虹吸段载瘤动脉近端直径为4.13mm,瘤体最宽径为24.2mm,动脉瘤流入、流出道均显示明显迂曲,近端载瘤动脉也有迂曲。病变范围约32mm。




Repath®
术前讨论
· 术前诊断:右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巨大动脉瘤。
· 手术预案:巨大动脉瘤,且载瘤动脉远近端血管较迂曲,采用单枚70mm长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术。
· 术前药物准备:双抗(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准备了一周)
Repath®
手术耗材
· 久事神康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FD-5.0-70
· 微导管
· 8F 长鞘
· 6F 中间导管
· 微导丝
Repath®
手术过程
通路建立:患者于仰卧位,全身麻醉后,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微导丝瘤内成袢顺利到达大脑中M2,路图显示成功建立治疗通路。



在微导丝引导下,支架微导管成功瘤内解袢并超选至大脑中动脉M1段。


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FD-5.0-70到位:
Repath®头端、体部打开良好。



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中段释放:
Repath®经过第一个弯曲血管直接顺利打开。
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经过第二个弯曲血管直接顺利打开,继续释放至尾部,即刻造影显示造影剂滞留明显。




完全释放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整体打开贴壁良好。

中间导管辅助微导管上高回收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输送导丝。


术后DSA显示下,Repath®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整体贴壁良好,通体显影良好。

1、通体显影,更容易判断释放点和锚定位置
2、原位释放,支架头端无包裹,操作更简单
3、最全型号规格,涵盖2.5-6.0mm标称直径,最长70mm长度规格
4、独家P型号,专为多穿支血管部位设计
姚智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神经介入科副教授,临床神经外科博士,博士后。
第一、第二、第四军医大学本科、硕博连读、博后。
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研究型医院第一、二届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涂通今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首届河南省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脑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洛阳市医学会学术秘书。
2022年被国家卫健委评选为第一届全国十佳神经介入医师
发表四十余篇SCI及中文核心论文,主研课题多项。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多项。结合临床工作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3项。
从事神经外科,神经介入临床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诊疗经验。
完成各类神经外科开颅手术3000余例,独立完成神经介入栓塞手术8000余例。
久事神康
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是一家专注于三类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公司始终秉承“诚信、创新、卓越、高效”的精神,创新研发临床应用前沿的颅内血管介入和植入医疗器械,满足中国临床需求;传承大国工匠精神,打造高端植介入颅内医疗器械民族品牌。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