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发布 | 1506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聚汇医声】J-Tube™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两例

何川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治疗难度大、风险高。过去由于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受限于技术与材料的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动脉瘤病变。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其采用先进的材料与精密制造工艺,不仅在设计上更加贴合人体血管的生理结构,还通过优化的材料选择,提高了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与耐久性。这种创新的支架系统,能够在复杂的血管环境中稳定工作,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脑医汇-神介资讯平台联合聚芯医疗科技公司焕新推出“聚汇医声”动脉瘤血流导向治疗专栏,旨在分享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最新使用经验、技巧。


本期为大家分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何川教授带来的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两例,欢迎广大同道阅读、交流、探讨!




















病例一: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微小动脉瘤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48岁。


现病史:患者3月前行头CTA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无头痛头晕,无肢体无力,无感觉异常,未予特殊治疗。患者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治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可,饮食睡眠佳,二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史,否认糖尿病,否认冠心病史,否认肝炎史、结核、SARS、含流感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手术外伤史。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

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微小动脉瘤。

治疗方案:

动脉瘤较小,弹簧圈栓塞有一定难度且容易复发,采用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治疗简化手术,提高动脉瘤治愈率。





8F 长鞘

6F 115cm 支撑导管

0.014" 200cm 导丝

0.027" 150cm 微导管

J-Tube™ 4.25*20mm 密网支架



术中造影



正位造影:


侧位造影:


3D造影:



J-Tube™测量选型:

直径:

远端血管直径:3.8mm

近端血管直径:4.3mm


瘤体宽度:2.6mm

选择型号:4.25-20mm





J-Tube™支架到位:

微导丝引导微导管到达远端血管,输送J-Tube™ 4.25-20密网支架到达M1起始,造影显示支架位置满意


J-Tube™远端释放:

路图下回撤微导管释放J-Tube™,支架远端即刻打开,整体回撤至远端锚定点。


J-Tube™中段释放:

继续释放J-Tube™中段,造影显示支架打开贴壁情况良好。


J-Tube™继续释放:

释放J-Tube™过弯,血管弯曲处稍微增张释放立即完全打开,造影显示弯曲处支架打开贴壁良好。


J-Tube™完全释放:

完全释放J-Tube™支架近端,微导管穿过支架回收输送系统后撤出,造影确认支架整体打开良好。



支架后处理:

透视下使用J型导丝对J-Tube™密网支架进行整体按摩,促进支架完全贴壁。


即刻造影:

术后标准正侧位造影,载瘤动脉血流通畅,分支血管显影正常。


病例二:左侧大脑前动脉A2-A3段宽颈动脉瘤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68岁。


主诉:头颈部疼痛4月,检查发现颇内动脉瘤1月。


现病史:患者4个多月前开始出现头痛,颈枕部明显,阵发性,无呕吐,无头晕,无视物不清,无肢体活动异常,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就诊外院,给予对症治疗好转,1月前行头颈CTA检查提示右侧椎动脉V4段、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右侧颈内动脉C5段多发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病中无痴痫发作等不适,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正常饮食。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有高血压史30余年,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厄贝沙坦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平稳,9年前发生脑梗,否认糖尿病,否认冠心病史,否认肝炎史、结核、SARS、禽流感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手术外伤史9年前因右侧颈动脉、锁骨下狭窄行支架手术,术后复查血管通畅。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

左侧大脑前动脉A2-A3段宽颈动脉瘤伴载瘤动脉狭窄。

治疗方案:

由于动脉瘤瘤颈较宽,可能需要使用支架辅助,双系统到达远端血管有一定难度。因此直接使用J-Tub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治愈动脉瘤。





8F 长鞘

5F 115cm 支撑导管

0.014" 200cm 导丝

0.021" 150cm 微导管

1.5mm*9mm 球囊导管

J-Tube™ 2.75*20mm 密网支架



术中造影



正位造影:


侧位造影:


3D造影:



J-Tube™测量选型:

直径:

远端锚定点:2.0mm

瘤颈远端:2.5mm

近端锚定点:2.0mm


瘤体宽度:4.4mm

选择型号:2.75-20mm





球囊预扩张:

预先使用PTA球囊扩张动脉瘤瘤颈近端,扩张后狭窄有所改善。


微导管到位:

微导丝超选至远端血管,引导21微导管到达A3后撤出微导丝,造影显示大脑前动脉血流正常。


J-Tube™远端释放:

整体回撤至远端锚定点,原位释放J-Tube™,远端即刻充分打开。


J-Tube™中段释放:

继续释放J-Tube™中段,透视下观察J-Tube™在瘤颈狭窄处打开良好,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


J-Tube™完全释放:

完全释放J-Tube™,微导管上高回收输送导丝,即刻造影显示支架整体打开贴壁良好,瘤内造影剂滞留明显。


即刻造影:

术后标准正位造影,载瘤动脉血流通畅,分支血管显影正常。




1. J-Tube™通体采用钴铬DFT材料编织,径向支撑力较强,在血管转弯处和狭窄处容易充分打开贴壁。

2. J-Tube™输送系统装载了远端定位指示标记,可以在路图下准确指示支架头端着陆位置,提高支架可操作性。

3. 3.5mm以下小型号支架采用21微导管进行输送释放,治疗远端病变更简单安全。

4. 支架头端球化处理,整体输送更顺滑,原位释放更稳定。




何川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诊医生,副主任医师,受聘于国内最权威学术机构担任主要职务和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青年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内治疗学组委员。

2016年作为两位中国专家代表之一受邀在法国巴黎国际神经介入大会“LINNC”会议上直播演示“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手术”获得大会好评,该手术是中国神经外科近十年来首次受邀进行现场直播向欧美同行展现中国医生的临床手术。2018年再次作为三位中国专家代表之一受邀。在“LINNC”会议上演示“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栓塞手术”,展示中国医师对最新治疗技术的应用和掌握。2018年开始担任血流导向装置PED“密网支架”大中华区官方培训导师。2019年受邀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LINNC上海”会议上做手术演示和讲解。2014年至2019年期间连续参加欧洲ABC-WIN神经介入大会作为中国代表做动脉瘤栓塞手术报告。

擅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脊髓血管畸形治疗。每年完成上述手术约1000台。此外,2012年开始代表宣武医院在国内举办的脑动脉瘤学习班和学术会议做现场手术演示和教学每年约50台。


产品介绍


聚芯医疗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聚芯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