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发布 | 3646阅读
功能-颅神经疾患

Meige综合征治疗新选择——面神经射频

陶蔚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冯刚

深圳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魏明怡

深圳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神经外科陶蔚冯刚魏明怡带来的:面神经射频治疗Meige综合症1例,欢迎阅读,分享。


病例简介

患者64岁,女性。


主诉:双眼及面部不自主抽动9年,加重1个月。


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眼睑不自主眨动,伴有双侧面部阵发性抽动,严重时紧闭双眼、牙关,发作频繁,约5秒后能自动缓解,清醒状态时发作,激动时发作时间延长,无法自主睁眼及张口,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无季节性及昼夜变化,长期焦虑不安及睡眠障碍。曾于多家医院就诊,给予中西医结合及针灸等治疗无效,服用“氯硝西泮”可稍缓解,8年前给予“肉毒素”局部注射后有缓解,5前年因劳累及情绪激动后症状再次加重,于外院行“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术后下颌抽动消失,仍间断出现睁眼困难,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均有减轻。1个月前症状明显加重,双侧睁眼困难、口角及面部抽动,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


视频1. 术前查体视频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同意尝试行面神经射频治疗。


图片1. 3D打印穿刺导板引导穿刺


图片2. 术中透视正位片


图片3. 术中透视侧位片


图片4. 穿刺针靶点位置重建


术中使用3D打印穿刺导板引导穿刺,精准到达茎乳孔处面神经,测试时面部跳动明显,予以60℃、65℃、70℃射频治疗后,术中持续关注有无闭眼不全、鼓腮漏气等,有阳性表现(闭眼不全或鼓腮漏气)即停止射频。


视频2. 术中测试及射频


视频3. 术后查体视频


术后双眼及口角抽动明显改善,有轻度鼓腮漏气、闭目不全,对生活影响较小。



Meige综合征(梅杰综合征)是一种成人发病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主要表现为眼睑痉挛(无法控制的眨眼、眼皮紧闭)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面部、下巴、口周肌肉不自主抽动、嘴歪、张口困难等)。这些不自主的、持续的肌肉收缩不仅影响外观,严重时可导致功能性失明、进食、言语困难,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带来巨大负担。



现有治疗与新的探索

目前,针对Meige综合征,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和肉毒素注射是公认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DBS通过植入电极调控大脑核团功能,效果显著但费用高昂且为有创手术;肉毒素注射能暂时缓解症状,但需定期反复注射,部分患者可能效果不佳或产生抗体。


面神经射频:姑息性治疗的新途径

对于部分已经接受过DBS治疗但效果仍不理想,或因各种原因(如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等)无法接受DBS手术的Meige综合征患者,面神经射频治疗提供了一种值得考虑的姑息性治疗选择。


治疗原理

面神经射频治疗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医生会在影像引导或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精确定位到面神经或其分支,通过射频针释放可控的热能量,选择性地调控或部分毁损过度兴奋的神经纤维,从而减少异常神经冲动的传出,达到减轻眼睑、口周等部位肌肉不自主痉挛的目的,术后患者伴有轻度面瘫。



专家简介



陶蔚 主任医师

● 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

● 主要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女疼痛科医师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女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第三届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顾问 、深圳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疼痛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先后曾在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擅长慢性疼痛微创介入、神经调控、神经毁损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评估和外科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震颤等神经调控治疗;脑瘫、面肌痉挛外科治疗;昏迷促醒;周围神经减压术和神经调控治疗糖尿病足;神经系统肿瘤术中神经功能保护等。曾主持参与多项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


冯刚 主治医师

●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神经外科、疼痛科主治医师

● 擅长:三叉神经痛的微创介入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脊髓损伤后疼痛的神经调控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等慢性顽固性疼痛的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椎间孔镜治疗,以及痉挛型脑瘫,癫痫、帕金森病等功能性疾病的评估及手术治疗

●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2年师从于国内著名的功能神经外科专家、疼痛学专家陶蔚教授,开展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与研究,201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长期从事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慢性疼痛的手术治疗与研究,在功能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社会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神经病理性疼痛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帕金森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疼痛多学科协作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疼痛学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周围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 研究方向:功能性脑病的基础及外科手术治疗


魏明怡 主诊医师

● 主诊医师,神经医学中心、功能神经科执行主任,教学秘书

● 擅长:帕金森病、癫痫、疼痛、面肌痉挛、原发性震颤、慢性意识障碍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断、手术评估、微创介入以及外科手术治疗。颈、腰、腿痛,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常见慢性疼痛的阶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臂丛神经撕脱伤、脊髓损伤后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 主要任职:中国女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秘书/会员、中国抗癫痫协会会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帕金森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周围神经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

● 201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师从国内著名功能神经外科专家陶蔚教授。主要从事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慢性意识障碍、肌张力障碍、脑瘫的手术评估及外科治疗;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慢性疼痛微创治疗、神经调控及手术治疗。主导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慢性意识障碍的内-外科融合型诊疗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功能脑病一站式诊疗模式;组建电生理团队,为卒中中心、神经肿瘤、神经重症等专业组提供个体化功能评估及保护,为学科精准化、特色化发展提供保障。擅长神经心理及功能评估、周围神经、神经调控及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参与在研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编著1部,专利1项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