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0日发布 | 1427阅读

OCIN·2024年度盘点|孙军: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综述【创伤性脑血管病】

温昌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

孙军

南阳市中心医院

郭兵

南阳市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良性占位性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广泛应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在逐年升高。手术治疗是目前症状性CSDH的一线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钻孔引流术、锥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但术后复发率高,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近年来,硬脑膜中动脉栓塞术(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 MMAE)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手段,逐渐应用于CSDH的治疗中,因其极小的手术创伤和较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当前硬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研究进展、技术要点、临床效果以及未来展望。



编写团队

温昌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

孙军

南阳市中心医院

郭兵

南阳市中心医院


01.

CSDH的病理生理机制


CSDH的形成、扩大及复发涉及到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可能与硬膜局部的持续复杂的炎性反应、外膜新生不稳定血管生成、凝血功能异常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等相关。其中,外膜新生不稳定血管的破裂是导致CSDH反复出血和原有血肿短期内增大的主要原因。这些新生血管主要来源于脑膜中动脉,因此,通过栓塞MMA可以阻断CSDH的血液供应,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研究显示,CSDH的外膜中存在大量的新生血管,这些血管的脆弱性导致了血肿的反复出血和扩大。这些新生血管的形成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这些因子在血肿的形成和扩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的过度表达促进了新生血管的生成和血管壁的不稳定,从而增加了出血的风险。此外,血肿腔内的液体成分和血肿壁的炎症反应也参与了血肿的持续和扩大过程。血肿腔内的液体成分通常富含血清蛋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各种炎症介质,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血肿的扩大和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在血肿腔内聚集,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不仅参与了血肿的形成,还可能影响血肿的吸收过程。这些细胞因子的释放和作用机制构成了CSDH病理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在血肿的形成、扩大和吸收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02.

MMA栓塞治疗CSDH的解剖学基础


研究发现,CSDH的外膜中存在大量新生不稳定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的破裂会导致硬膜下腔反复出血。而这些血管主要来源于MMA的分支,这些分支在进入外膜后分成更多小分支并遍布整个外膜。因此,可以通过栓塞MMA的分支阻断CSDH外膜的血液供应,从而防止CSDH的扩大或复发。在进行MMA栓塞时,需要精确地识别MMA的解剖结构,确保栓塞材料能够准确地到达目标血管,同时避免损伤周围的正常血管和神经组织。这需要具备高超的介入放射技术,以及对脑血管解剖的深入理解。通常会使用微导管技术,通过股动脉将微导管送入MMA的起始部位,然后在透视引导下进行栓塞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利用实时影像技术,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来确保栓塞材料准确地定位在目标血管内。此外,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如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于确定MMA的解剖变异和血肿的精确位置至关重要。这些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治疗选择。通过这些先进的影像学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规划手术路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在术前需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确保栓塞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03.

MMA栓塞治疗CSDH的治疗方法


MMA栓塞治疗CSDH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经导管血管造影和栓塞材料的选择。在手术过程中,首先通过脑血管造影确定MMA的分支和CSDH外膜的血管分布,然后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进行栓塞。常用的栓塞材料包括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等。其中,PVA颗粒具有永久性栓塞的效果,而明胶海绵颗粒则可以被组织吸收,但易形成栓塞后再通。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此外,术后的影像学随访也是必不可少的,以评估栓塞效果和及时发现可能的出现的并发症。术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肿的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栓塞材料和手术方案。术后,通常需要在监护室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以确保没有术后即刻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术后护理也同样重要,包括疼痛管理、预防感染和监测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通过综合的术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术后护理团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确保患者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出院后还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和后续治疗建议。


04.

MMA栓塞治疗CSDH的疗效和安全性


多项研究表明,MMA栓塞治疗CSDH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MMA栓塞治疗可以显著降低CSDH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此外,对于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复发的CSDH患者,尤其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MMA栓塞也是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术后通常能够较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减少了长期住院和反复治疗的经济负担。然而,MMA栓塞并非没有风险,如栓塞材料的误入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或栓塞不完全导致血肿复发等问题。因此,术前的仔细评估和术中的精细操作至关重要。需在术前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血肿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使用多种监测设备,如心电图、血压监测仪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来实时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跟踪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些精细的管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5.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然而,目前尚缺乏相关的专家共识及指南,栓塞材料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制定更为规范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CSDH的病理生理机制和MMA栓塞治疗的作用机制,为CSDH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MMA栓塞治疗CSDH将会成为一种更加成熟和广泛接受的治疗手段。未来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治疗效果,还应关注如何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如何在不同医疗体系中推广这一技术,使之惠及更多的患者。此外,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为先进和安全的栓塞材料和方法,为CSDH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指导专家简介



温昌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拔尖人才。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兼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内科学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内科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南阳市介入治疗学会副主委,南阳市神经脑血管学会常委兼学术秘书 神经介入学组组长。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以及桥接介入取栓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在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2017年,获河南省第八届优秀医师奖。


编写团队简介



孙军

南阳市中心医院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介入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共党员,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学组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与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市脑心同治委员会委员,南阳市高压氧学会委员。主持国家及省市科技攻关项目4项,发明专利2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篇。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团队主要成员。近年来完成脑动脉取栓术、脑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脑动静脉瘘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瘤内扰流装置植入术4000余例。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及一般神经内科疾病诊治。



郭兵

南阳市中心医院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介入二病区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科学自然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厅项目3项。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及相关临床研究,擅长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治。熟悉眩晕、头痛、意识障碍、睡眠障碍、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图片
OCIN专区

点击上方图片

进入脑医汇,回顾OCIN精彩内容


图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研究

4693内容1182阅读

进圈子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