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展播
1
病例信息
患者:男性,68岁。
主诉: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言语不利及右侧肢体无力,右上、下肢肌力0-1级,无意识障碍、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NIHSS评分13分,于我院急查头颈动脉CTA+CTP提示:脑白质脱髓鞘、老年性脑改变、头颈部动脉硬化病变;左侧颈内动脉闭塞;余管腔多发轻度狭窄。左侧大脑半球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较对侧延迟。
既往史:消化道出血1周;高血压5年余;冠心病、PCI术后5年余,2024-4-7再次行PCI,植入1枚支架;高脂血症多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1年余;室性期前收缩9月余。
个人史:吸烟40年
查体:贫血貌,神志清楚,完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右上、下肢肌力1级,病理反射阳性;左上、下肢肌力4-5级、肌张力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NIHSS评分13分,发病前mRS评分0分。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血常规示重度贫血;肝肾功能检查提示低蛋白血症。


2
术前影像
头CT:ASPECT 10分。

头颈CTA: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前交通动脉开放。



CTP: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血流低灌注区。


3
术中器械
· 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BGC)
· 6F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 单弯造影导管、泥鳅导丝
· 5F 125 多功能造影管
· 微导丝、微导管
· 6*40mm 取栓支架
4
手术过程
取栓前左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颈内动脉C2-C5闭塞。


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1远端,经导引导管引入6F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微导丝配合微导管顺利通过颈内动脉C2-C5闭塞段。微导管冒烟确认C6远端真腔,经微导管引入6*40mm 取栓支架,精准定位于颈内动脉闭塞段并释放。
支架释放5分钟后,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充盈球囊阻断颈动脉血流,回拉取栓支架,6F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和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共同负压抽吸。


取出的血栓
经8F 通桥大禹™球囊导引导管冒烟,提示血流正向。释放BGC球囊压力,行颈动脉造影,提示颈动脉血流通畅,颅内血管分支血流通畅。



5
术后情况
取栓术后1日脑CT复查,未见明确脑梗死及脑出血。

取栓术后2日脑MRI复查,未见脑梗死病灶。



取栓术后2日脑MRA复查,颈内动脉血流通畅。


术后1周出院时状态(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双眼运动正常,无面舌瘫,四肢肌力5级,NIHSS 0分,mRS 0分。

6
手术总结
BGC应用:高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安全:减少血栓逃逸;快速:减少取栓次数;预后:提高患者预后。
BGC通过充盈近端球囊可以达到控制血流的目的,从而减少血栓逃逸和抽吸效率。目前新一代BGC在推送手感以及抽吸导管的兼容性上都有了显著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使患者获益。
术者简介
王宁
民航总医院
民航总医院血管介入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民航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精通影像诊断及血管介入治疗。从业以来,独立完成各种介入手术近8000例。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胡俊刚
民航总医院
主治医师
2017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至今于民航总医院血管介入科工作
研究生及工作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介入放射学杂志》、《Cancer Imaging》、《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等发表论文数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