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沙芬(百服宁,泰诺中含有)相关神经毒性在幼儿中的文献描述较少。POUNCE综合征(儿童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神经毒性伴小脑水肿,pediatric opioid use–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with cerebellar edema)是近年来在儿童中发现的一种临床-影像学综合征,继发于急性阿片类药物中毒。该病症极为罕见,文献报道病例不足20例。本文报告3例5岁以下患儿,在2年间就诊于我院,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与POUNCE综合征相似,但均有服用含右美沙芬的非处方止咳药(治疗发热、咳嗽和鼻炎)。鉴于其与POUNCE综合征的高度相似性,我们将此病症命名为"右美沙芬相关神经毒性伴小脑水肿(DANCE)综合征(dextromethorphan-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with cerebellar edema)。我们认为其与POUNCE综合征不同,因为它并非直接由阿片类药物摄入引起,而是继发于服用了作用机制略有差异的阿片类药物类似物。本研究旨在提高临床对4岁及以下儿童发生该病症的认知——虽然含右美沙芬的非处方镇咳药并不推荐用于该年龄段儿童,但在世界部分地区仍有使用。 图1. 四岁女童,服用含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止咳糖浆(右美沙芬剂量1 mg/kg)3小时后突发反应迟钝及针尖样瞳孔就诊,该药物由外院为其低热、咳嗽和鼻炎所开具。头颅磁共振轴位图像:DWI(A、C图)及其对应ADC(B、D图)显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对称性线性弥散抑制病灶(A、B图箭头)。双侧小脑半球可见对称融合性弥散抑制区(C、D图箭头),提示小脑水肿: 图2. 两岁男童,服用含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止咳糖浆(右美沙芬剂量1.6 mg/kg)1小时后出现反应迟钝、短暂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及双侧针尖样瞳孔,该药物系为其上呼吸道感染所开具。头颅磁共振轴位图像(A、B、C图为弥散加权序列,D图为T2加权序列)显示DANCE综合征特征性表现:双侧半卵圆中心(A图箭头)及深部白质(B图)可见对称性线样弥散抑制灶,其对应ADC图(未提供)呈低信号。左侧尾状核(B图黑色实线箭头)及双侧后壳核(B图黑色虚线箭头)可见数个弥散抑制灶。双侧小脑半球可见融合性弥散抑制区(C图箭头,对应ADC图呈低信号未提供),T2加权像上呈相应高信号(D图箭头): 图3. 一岁半女童,因间歇性发热和干咳服用含氢溴酸右美沙芬的口服止咳糖浆后反应性下降、癫痫发作及双侧瞳孔缩小。头颅磁共振轴位图像(A图:弥散加权序列;B图:ADC图;C图:T2加权序列)显示DANCE综合征特征性表现:双侧小脑半球可见对称性融合性弥散抑制区(A图箭头),对应ADC图呈低信号(B图箭头),T2加权序列呈相应高信号(C图箭头),提示小脑水肿。本例幕上白质未见弥散抑制灶(未展示)。D图为患者2周后复查磁共振图像(弥散加权序列),显示小脑区域未见残留弥散抑制: 文献出处: AJNR Am J Neuroradiol . 2025 Feb 3;46(2):390-394. doi: 10.3174/ajnr.A8455. Dextromethorphan-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with Cerebellar Edema Syndrome in Young Children: Neuroimaging Features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脑医汇获授权转载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2025年04月08日发布 | 44阅读
AJNR:幼儿服用感冒药,应该小心!
达人收藏
最新评论
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
登录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