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发布 | 1169阅读

全景展现病例全貌 探索规范诊疗之路丨OCIN LIVE神经介入规范化手术示教项目-动脉瘤专题成功举办!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点击观看直录播.jpg

点击图片,观看精彩录播






2025年3月17日至19日,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牵头的OCIN LIVE神经介入规范化手术示教项目-动脉瘤专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成功举办,为神经介入领域的同仁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助力中国神经介入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本次项目汇聚了10家中国顶级介入中心,全程展示了26台手术,参与手术演示的中心包括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融通上海四一一医院以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这些中心在神经介入领域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技术水平。本次手术示教项目由脑医汇-神介资讯全程转播,力求为全球神经介入医生展示标准、规范的介入手术治疗全过程,截至目前,直播间累计点击播放量30000余次,欢迎各位同道收藏、转发、观看!






Day 1






开幕致辞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中国神经介入领域的飞速发展。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材料的持续创新,神经介入领域在面对复杂病例和技术选择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普及技术的过程中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并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神经介入医生的重要课题。刘教授指出,本次项目为期三天,汇聚了国内极具经验的顶尖中心。各中心将通过真实手术案例的展示,分享他们在面对复杂病例时的不同选择与观点,探讨手术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种跨中心的交流与碰撞,将为全国神经介入医生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启示。最后,刘教授特别感谢了参与本次项目的各中心及专家。他们无私分享的真实手术案例,将为神经介入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助力,也为每一位医生的成长提供巨大帮助。刘教授希望,通过本次项目的举办,能够推动中国神经介入事业迈向更高水平,为全球神经介入领域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手术直播









Case 1: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型动脉瘤

术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赵瑞教授和杨文进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1岁,头晕伴左侧眼脸下垂1年,经头颅CTA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型动脉瘤,拟行左侧颈内动脉Evolve血流导向装置结合弹簧圈栓塞术。手术器械选择包括6F Neuron MAX、6F银蛇、ASAHI微导丝、XT-27支架微导管、Evolve血流导向装置、Axium、Target、Feng弹簧圈等。许奕教授、路华教授、冯文峰教授、邓剑平教授、吴红星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了手术方案和手术难点解疑讨论。



Case 2: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巨大动脉瘤合并右侧颈内动脉C3段狭窄

术者:江苏省人民医院路华教授、林超教授和徐修鹏教授



image6.png
image8.jpeg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45岁,诉右侧上睑下垂十余天,头颅CTA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巨大动脉瘤和右侧颈内动脉C3段狭窄,拟手术方案为右侧颈内动脉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植入+C3段球囊扩张备支架植入。手术器械选择包括6F Neuron MAX、6F心玮中间导管、Microvention Traxcess 14微导丝、Fastrack支架导管、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Microvention Traxcess 14微导丝、Fastrack支架导管、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许奕教授、路华教授、冯文峰教授、邓剑平教授、吴红星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了该病例手术方案和手术难点解疑讨论。



Case 3: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

术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赵瑞教授和杨文进教授



image9.png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74岁,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头颅CTA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拟行右侧颈内动脉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结合弹簧圈栓塞术。手术器械包括6F Optimed长鞘+6F璞慧中间导管(115cm)、ASAHI微导丝、Fastrack支架微导管、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许奕教授、路华教授、冯文峰教授、邓剑平教授、吴红星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了该病例手术方案和手术难点解疑讨论,指出该患者可直接置入FD,不行弹簧圈栓塞,狭窄不是很厉害,可不进行球囊扩张。



Case 4: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术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和王春雷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5岁,体检发现脑动脉瘤1周余,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拟行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密网支架置入术。手术器械包括密网支架、Phenom 27微导管系统、Neuron MAX Benchmark导引导管、禾木中间导管、Synchro微导丝等。黄海清教授、李轶教授和钟书教授等针对该病例的密网支架选择和释放技巧进行了详细探讨,指出该患者狭窄部位不超过50%,可不进行球囊扩张。



Case 5:右侧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

术者:江苏省人民医院路华教授、林超教授和徐修鹏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74岁,诉头晕加重1月余,查体显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四肢肌力5级头颅,MRA检查发现右侧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拟行右侧椎动脉Repath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同时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器械包括6F Neuron MAX、6F中间导管、Microvention Traxcess 14微导丝、XT-27微导管、Repath血流导向装置等。路华教授、黄海清教授和钟书教授等专家对该病例的手术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术中遇到的挑战做出了相应的方案拟定。



Case 6: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术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和王春雷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73岁,检查发现基底动脉动脉瘤,DSA诊断为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闭塞,拟行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二期处理锁骨下动脉狭窄。手术器械包括Neuroform Atlas支架系统、SL-10支架微导管、Echelon10栓塞微导管、Synchro-14微导丝、史赛克弹簧圈。史怀璋教授、黄海清教授、管生教授、陈锷教授和钟书教授等专家对该病例的手术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手术入路,以及术中重要血管的保护策略做了进一步的分享。



Case 7: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双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

术者:江苏省人民医院路华教授、林超教授和徐修鹏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56岁,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5年,查体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四肢肌力5级,头颅CTA检查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双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拟先处理左侧M1分叉处AN+左侧C6段AN(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二期处理右侧C6段动脉瘤,同时备密网支架植入方案。手术器械包括6F Neuron MAX、6F Tethys(115cm)中间导管、Microvention Traxcess 14微导丝、心凯诺、谱高、Prowler select plus微导管、LEO baby支架、Enterprise支架、通桥凤弹簧圈。许奕教授、路华教授、管生教授、李轶教授和钟书教授等专家对该病例进行了详细探讨,表示改动脉瘤成角较锐,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合适的手术策略选择以及手术体位的摆放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Case 8: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

术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和王春雷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拟经左侧到位,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手术器械包括Neuroform Atlas支架系统、Synchro-14微导丝、史赛克弹簧圈。吕楠教授和王春雷教授就手术器材选择和手术通路的建立方法各自分享了经验。



Day 2








手术直播









Case 1:左侧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后,右侧颈内动脉C5段动脉瘤(较前增大)

术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严敏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男性,67岁,左侧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后2年,右侧颈内动脉C5段动脉瘤复查。全脑DSA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后,右侧颈内动脉C5段动脉瘤(较前增大),拟行密网支架植入术(经桡入路)。手术器材包括6F桡动脉鞘、造影导管(SIM2-140cm)、桡动脉导管(APEX TRA:6F-115cm)、微导管(微创神通:Fastrack)、泥鳅导丝(Terumo:260cm)、微导丝(Stryker:Synchro-2)和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微创神通:Tubridge Plus)。许璟教授、严敏教授等多为专家指出该患者载瘤动脉较为粗大,密网支架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整段瘤颈,也可使用普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Case 2: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大型动脉瘤

术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璟教授、钱聪教授等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78岁,诉头晕不适两周,颅脑CTA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DSA诊断为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大型动脉瘤,左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拟选择经导管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大型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术前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已经服用大于7天。由于氯吡格雷中间代谢,拟术中小剂量替罗非班3ml/小时静脉微泵维持。手术器材包括6F 90cm Cook动脉鞘、5F 115cm通桥银蛇中间导管、Phenom 27栓塞微导管、Synchro2微导丝、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许奕教授、许璟教授等多为专家对该病例手术策略发表了意见,表示该病例处理起来具备一定难度,支架释放远端可能锚定不足,需要术者具备一定的手术经验。



Case 3:双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前壁动脉瘤,右侧为大型动脉瘤

术者:南京鼓楼医院张庆荣教授、那世杰教授和刘涛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年龄50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2月余,2月前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当时在外院行左侧大脑中动脉瘤栓塞术。造影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瘤栓塞术后改变,动脉瘤治愈;双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前壁动脉瘤,右侧为大型动脉瘤,呈分叶状,形状不规则。手术方案拟采取右侧颈内动脉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备弹簧圈栓塞。手术器材包括6F Neuron MAX输送导管、沃比医疗远端通路导管、Synchro2微导丝、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支架微导管和弹簧圈等。专家对该病例支架选型方面进行了讨论,表示该病例支架可选择长一点的型号,瘤颈较宽,尽量覆盖范围广一点。



Case 4:左侧颈内动脉C5、C6段动脉瘤

术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严敏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2岁,外院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半月余,全脑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C5、C6段动脉瘤,拟行密网支架植入术。手术器械包括微导管(微创神通:Fastrack)、泥鳅导丝(Terumo:260cm)、微导丝(Stryker:Synchro-2)和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微创神通:Tubridge plus)。专家针对该患者经桡入路和经股入路选择问题展开了探讨,包括桡动脉评估,血压和血管直径等评估,并对密网支架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经验分享。



Case 5:右侧大脑中动脉瘤

术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璟教授和凌晨晗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3岁,因“因突发头痛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4月余”入院。患者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至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出血,予住院保守治疗期间检查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当时未处理。3月前脑出血恢复后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完善术前准备后拟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前DSA提示右侧顶叶造影剂外泄表现,结合术前检查,考虑出血或钙化可能,双抗风险较大,与家属沟通后选择中止手术。现经过综合评估后,本次拟行WEB装置置入术。手术器材包括6F 90cm Cook长鞘、125cm MPA1造影导管、115cm 5F银蛇、Via 17/21和Synchro2微导丝,专家们针对WEB装置选型问题和术后用药问题进行了探讨。



Case 6:左侧颈内C6段动脉瘤

术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潘剑威教授和范卫健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72岁,检查发现脑动脉瘤9天,外院MRA提示左侧颈内C6段动脉瘤,初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左侧颈内眼段),形态不规则,介入指征明确,因载瘤动脉大于5.5mm,故选择TB密网支架。手术器材包括6F 115cm 中间导管(通桥)、Synchro微导丝、Fastrack微导管和Tubridg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专家们针对血流导向装置释放技巧进行了经验分享。



Case 7: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术者:南京鼓楼医院张庆荣教授、那世杰教授和刘涛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年龄54岁,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15天,造影发现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指向内侧,大小约6.73mm*5.78mm,瘤颈约6.2mm。手术方案拟选择右侧颈内动脉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器械包括6F Neuron MAX输送导管、沃比医疗远端通路导管、Synchro2微导丝、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支架微导管,专家探讨指出该动脉瘤瘤颈较粗,对支架的选型要求较高,同时,专家们对目前密网支架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Case 8:左侧颈内动脉C5段动脉瘤

术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璟教授和凌晨晗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7岁,因“外伤后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3月”入院,3月前长时间蹲坐后站立时感头晕,不慎跌倒致外伤,至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MRA提示颅内动脉瘤。病程中无头痛,无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当地医院头颅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5段动脉瘤。拟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手术器材包括6F Cook长鞘、MPA1造影导管、5F银蛇、Headway 17、Synchro2微导丝、血流导向装置。因患者有血栓,决定释放血流导向装置,从脉前动脉释放至海绵窦段,后辅助导丝按摩。



Case 9: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

术者:南京鼓楼医院张庆荣教授、那世杰教授和刘涛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54岁,检查发现动脉瘤,半年前外院造影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有边支从瘤颈发出,拟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器材包括6F ENVOY DA导引导管、Synchro2微导丝、Neuroform Atlas支架、Excelsior SL-10支架微导管、Echelon-10栓塞微导管和弹簧圈,与会专家针对大脑中动脉释放支架选择和释放部位等问题各自分享了经验。



Day 3







手术直播









Case 1:左侧后交通动脉瘤

术者:河南省人民医院李立教授、邵秋季教授和常凯涛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9岁,发现颅内动脉瘤增大2周,8年前因“脑出血”发现左侧后交通动脉瘤,随访观察;2周前行CTA发现较前增大,无头痛等。入院查体显示神志清,言语不利,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手术方案拟采取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手术器械包括8F股动脉鞘、8F 90cm长鞘、6F 115cm中间导管、0.014微导丝、Echelon-10微导管、Prowler Plus微导管、LVIS支架和弹簧圈,专家们就该病例的治疗策略和器械选择进行了深入交流。



Case 2: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术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段传志教授和李西锋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男性,61岁,于4个多月前突发后颈部疼痛,伴言语不清,后送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A检查提示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行脑血管造影示双侧大脑中动脉瘤,予责任出血动脉瘤-左侧大脑中动脉瘤行栓塞治疗,术后患者康复良好出院。今患者为求治疗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再次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拟行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手术器材包括穿刺鞘(Terumo:6F股动脉鞘)、6F ENVOY导引导管、Synchro导丝、Leo Baby支架、Excelsior SL-10支架微导管、Echelon-10栓塞微导管和弹簧圈。



Case 3:颅内动脉瘤

术者: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向欣教授、彭瀚教授和姜健楠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5岁,因“发现颅内动脉瘤1月”入院,入院查体显示神志清楚,查体合作,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正圆、等大,直径D=3.0mm,光敏。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下肢病理征未引出。手术方案拟采取单纯密网支架植入术,手术器材包括泰尔茂8F Guiding/心玮6F长鞘、Navien 6F 115cm/银蛇6F/5F 115cm中间导管、Synchro-14微导丝、微导管、麒麟/Tubridge支架。



Case 4:大脑前动脉动脉瘤

术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段传志教授



患者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瘤颈较宽,拟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器材包括SL-10微导管、Atlas支架、Target弹簧圈,专家团对手术器材的选择展开了探讨。



Case 5:左侧大脑前动脉A3段动脉瘤

术者:中国融通上海四一一医院刘建民教授和赵瑞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5岁,诉行走不稳检查发现动脉瘤3天。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自觉双下肢乏力,行走易摔倒,伴恶心呕吐,共5次,伴反应迟钝,偶有头晕及肢体麻木,急诊长海医院,行头CTA提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3段动脉瘤,诊断为左侧大脑前动脉A3段动脉瘤。拟全下行脑血管造影+备全麻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手术器材包括6F Envoy DA、造影导管、125cm多功能导管、XT-27微导管、ASAHI微导丝。



Case 6: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

术者:河南省人民医院李立教授、邵秋季教授和常凯涛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9岁,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间断发作,无头痛等。当地医院行CTA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右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拟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血流导向治疗术,择期处理右侧动脉瘤。手术器材包括8F股动脉鞘、8F 90cm长鞘、6F 115cm中间导管、0.014微导丝、支架微导管Fastrack、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



Case 7: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术后复发

术者:中国融通上海四一一医院刘建民教授和赵瑞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瘤术后8月余,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术后6月。2024年7月1日在长海医院行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单纯栓塞术;2024年9月24日在长海医院行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2025年3月17日中国融通上海四一一医院复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术后复发,左侧大脑中动脉M1分叉部动脉瘤术后治愈,现拟行麒麟密网支架植入术。



Case 8: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

术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段传志教授和李西锋教授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头痛1周”入院,一周前因头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头颅MRA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头痛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逐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门诊,拟“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收入院。拟经导管颅内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脑血管造影术,手术器械包括8F股动脉鞘、5F Cordis造影导管、久事神康LS-6F-90MP、普微森GC-060-125中间导管、微创神通Fastrack微导管、泥鳅导丝、史赛克微导丝和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微创神通:Tubridge Plus)。



Case 9:脑动脉瘤

术者: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向欣教授、彭瀚教授和姜健楠教授



image.png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患者男性,72岁,5天前因“头晕”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提示“脑动脉瘤”。入院查体显示神志清楚,查体合作,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正圆、等大,直径D=3.0mm,光敏。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下肢病理征未引出。拟行单纯密网支架植入术,手术器材包括泰尔茂8F Guiding/心玮6F长鞘、Navien 6F/5F 115cm/银蛇6F/5F 115cm中间导管、Synchro-14微导丝、麒麟/Tubridge(具体型号术前再做测量)支架。




经过三天紧张且充实的直播,OCIN LIVE神经介入规范化手术示教项目动脉瘤专题圆满落下帷幕。


OCIN LIVE愿成为神经介入医生的一面镜子,帮助大家审视手术细节,更愿成为每一位同道的益友,在交流中解疑释惑、激发创新。未来,OCIN LIVE将持续以“交流、合作、规范、创新”为宗旨,通过规范化培训、技术下沉与资源共享,助力神经介入医生们不断提高手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中国神经介入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神经介入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点击图片,观看精彩录播


·


OCIN专区

595a22a70d80aa4296f6282c89105549.png

点击上方图片

进入脑医汇,回顾OCIN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